尊敬的皮董事长,您好!
我作为湖南文化产业资本市场一个热情关注者和支持者,抱着十分的诚意给您写这封信。最近通过媒体看到“中南邮票交易中心”的有关报道,非常振奋!湖南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联姻靓丽登场,可喜可贺!
但最近“交易中心”的一些做法却令人担忧。管理层对前一个时期的火爆行情如临大敌,不断采取打压措施,我觉得大可不必。这种火爆行情有其客观的必然性,一是湖南的文化产业领先全国,这是文化资本市场的基础,湖南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联姻可谓真正的“郎才女貌”。自然会获得满堂喝彩。二是新兴事物,一旦得到市场认可,必然薪足火旺,更何况现在楼市低迷已久、股市风险与日俱增,热钱滚滚需求出路。而中南邮市开业不久,可供交易的藏品供不应求,火爆自然不可避免。1988年深圳股市开业不久,数十万民众拿着来自全国各地居民的身份证通宵达旦地排队开户,那才是真正的火爆,但当时的管理层并没有打压。
我觉得风险不是行情的火爆,而在于信息的不对称,管理上的不公平,措施出台随心所欲,无章可循。中国的邮市是在股市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后才有的,邮民的风险意识比起当年股市股民强多了,炒股亏损的比比皆是,但几乎没有见到炒股亏损闹事的报道。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政策不透明和随意出台措施干预市场而引发的闹事却不鲜见。如2007年5月27日,“半夜鸡叫”事件引发了国家财政部楼前集会就是明例。
前不久对红楼梦连续涨停采取的临时停牌处理欠妥。一是无据可依(即使有据,但邮民不知道,信息不对称);二是破坏了邮民正常的投资理念。邮民投资大体是参考现货价格,如同股市的市盈率。红楼梦连续涨停并不离谱,它与现货价格偏离不大,仅仅依据连续涨停而制裁,那么2007年8月上海A股600358山东金泰连续42个交易日无量涨停又作何解释呢?中国证监会并没有对它做出停过一天牌的处理。如果要闹事,邮民积怨的话,这种临时措施很可能就是导火索。它才是破坏正常秩序的“乱源”。因为他是人为制造,任何人都无心理准备,质疑、抵触、反感、对抗就是自然的了。
红楼梦临时停牌以及两次增加交易费事件后,有邮民开始研究其他省市的资费了,并对比股市的交易费,各种质疑在邮民中纷纷传开。有的在向有关部门咨询收费依据与合法性,有的已经在南方、南京、上海、华夏等外省邮市注册、交易,中南热情即将减弱,市场份额将可能缩小,许多“隐形”危机由此萌发。
不仅如此,这几次措施已经给中南邮票交易后续运行造成了极大被动,例如第一批上市交易的票受到惩罚,现在4月1日上市的票大多接近38个连续涨停板,4月15、17日上市的纷纷效仿连续涨停,到38个交易日,对这些票做不做处理?如果处理,那中南邮市就得关门,因为能炒的就一两个,又不允许它涨停,邮民何去何从?如果不处理,怎么对前面的处理做出解释?
为了中南邮市的健康发展,作为热情关注和支持湖南文化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工作者,特向文化产权交易所管理层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 近以国内行业龙头企业、远以国际化大公司的大视野发展湖南文化产业资本市场。切忌作坊思维,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难得机遇,做大做强中南邮市。一切政策措施出台皆以此大目标出发。
第二. 尽快组织制定“邮戏规则”,这不仅是目前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就是规则经济、法制经济,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天不会塌下来),也是中南邮市在该领域争得最大话语权的吉日良辰。
第三. 加快新品种上市,以满足市场需求。
第四. 在客户端增设“邮市论坛”,组织专家、学者资深股民发表评论,引导舆论、引领理性投资,防范风险,及时消化市场“非常”情绪。
第五.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层的法制意识、服务意识以及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
中国邮市作为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一株幼苗,须精心呵护,千万不能引超出预期就拳脚相对,尤其是在有文化底蕴的湖南,中南邮票交易中心要成为这个行业的龙头老大,更要显示出气派、理性和高管理水平。当前形势总的很好,应因势利导、乘势而为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的难得机遇,加快做大做强的发展步伐。
以上看法与建议很可能不妥,请批评。
湖南大学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教授、博导 彭福扬
2015/5/17
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