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盘的炒作内幕 毕氏 |
【转载请注明毕氏邮品网2014年10月4日报道】。 上文说到了托管放开,今天说说电子盘的内幕。首先肯定的是文交所给有实力的投资者开辟了货源上市的机会,相当于开了一个上市企业。那么上市后的投资者是如何炒作的呢? 首先是需要内部配合。例如:投资者A将价值200万元的货源放入文交所金库中,然后文交所将这200万元分割成200万个股票,并交给投资者A进行出售,开盘价理论上应该为1元/股,但是投资者A根据货源的升值潜力,开盘时,盘中购买价直接定为1.1元/股统收,也就是开盘日即涨停版。以此类推,连续数个涨停板。这个期间,投资者A在实体市场也会不断的拉高价格。这就是上个月我们看到的上市邮品大幅上涨的动力来源。经过几个涨停板,自然会吸引一些社会资金进来赌一赌。这样就形成了大家看到的电子盘行情。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疑问:难道购买电子盘的人不知道盘中价格比实体市场价格高很多么?当然知道啦,他们之所以高价购买电子盘是因为上市的货源是具有垄断性质的。因为一旦有某个品种上市了,别的人就不允许拿同样的品种继续上市。就是说,实体市场的货源再便宜,但是上不了文交所,不能变为股票进行交易。另外电子盘线上大涨也吸引了场外资金来赌运气。尽管现在部分文交所开放托管,也是半开放,据了解,南交所就没有放开托管。 这种电子盘交易持续下去,投资者A是如何获取收益的呢?经过几个涨停板,加上实体市场的大涨,一些社会资金开始购买电子股票。当时机成熟,投资者A就会趁机将股票销售出去。请注意,此时的销售价格不再是1元/股,也许是1.5元/股或者2元/股。也就是说投资者A原来的200万元货源,变现为1.5倍或者2倍的现金被投资者A拿走,并将货源实物留给了文交所保管。购买电子盘股票的人还可以继续线上交易。买来买去,一旦崩盘,文交所就会将投资者A留下的货源拿到拍卖市场出售变现后,按照持股数量分给参与投资的人。这就是文交所为何要严把货源质量关的原因。不过这里面也有漏洞,就是货源变现谁来监管,卖低了吃亏的是参与者,谁来监督保护他们的利益呢?我想是不是要成立一个投资者代表委员会? 文交所获得收益来源就是收取交易费,别无其他。 |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