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

理性看待近期行情

各地文交所的建立,到目前来说每天上千万的成交量说明不了什么,笔者认为代表不了邮币卡市场的正常行情。品种太少,门槛太高是硬伤。相比较成百上千的目前大家能叫的上名字的品种来说,那一页网页可以看完的寥寥数种能说明什么问题。 今年到目前为止的所谓行情,依然是在阴跌之中。而且涨跌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可以回想下历次大行情的情况,97年的时候,还能见到散成交,还能见到跳蚤市场那样,买一套两套的。这中间信息传播起到一个关键因素,那时候手机还是个稀罕物件,邮票的发行还是以集邮窗口为主。原本各邮政集邮公司里沉积多年的小型张等等打折票一夜之间木有了。除了高附加值的新品珍藏册还能留点,其他的都没有了。但是那个过程是缓慢的,所谓庄家也是挨家挨户的去收购,整个收购过程都要持续几个月,再加上当初集邮人数,造成了那样的行情也不奇怪了。 11年的行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当初97行情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人们,终于在第14个年头又活跃开了。想想03小版04小版的量,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间隔了这么些年才起来。说实在的,有说现在行情不好的,我不觉得,为撒,要是行情不好的年份,以生肖类的增大发行量,早应该打折了,现在还是好几倍。说到这里,笔者发现自己范了个错误。现在的邮票都不是按套算的了,都是按版算,就是版票也出现了撕口和原版的区别,价格还差老远。这就有点蒙了,你说普通集邮者还敢玩么?好东西都在庄家手里,这还是普通发行的邮票的版票。更别说一些稀有品种了,什么这个双联,那个四联的,你普通集邮者想买等庄家炒够了再说,就那也是原价的10倍左右了。就跟股票一样,人家在没发行的时候已经拿到原始股了,等上市的时候市场上柜台的各商家的进货价都是原价的几倍了。你怎么跟人家玩? 邮票的发行量基本都是打折几年,然后才能降低发行量一两年刺激下市场,等市场把次新品种消耗的差不多了。再继续增加发行量,并不是一年两年的来算的。一个很普遍的模式就是不停地高开低走,再不好的年份也有几套涨几倍的,这样大邮商里年总利润就可以保障了,如果还不行,就特别发行些这个联体那个丝绸的,总能让大邮商旱涝保收的。笔者浅见,大邮商和庄家是有区别的,庄家不一定是大邮商,也只敢在大邮商手里放完货了,才敢动手一些次新品种或者稍微老点的品种,不然都是在为他人作嫁衣。现在信息太发达了,一有个风吹草动的都知道了。 笔者不碰邮票大概有12年了,就是11年大涨的时候也没有碰,为撒,不接触时间长了,满天下都说邮票涨起来了,手里啥都没有,那时候进去跟找死没撒区别,就继续过自己的小日子了。最近手里有点闲钱了,又关注了下,还是不敢碰。或许诸位天天在邮市里混,感觉价格掉了,我看着怎么还是那么高呢,都还是面值的好多倍呢,就这还觉得低,那不是鼓励邮政继续增加发行量么?生肖照着500万版发行,不愁没人要,现在要的人都是按百版来算的,这样的人有5万那随便卖出去了。只要不跌破面值,印刷机就不停。我说诸位这正常么?很正常,有利可图凭什么不造?只要是在面值以上就说明发行量少了。假如年底年票涨了一倍,那从市场规律来说,除非故意的,那绝对是失误。 普通小投资者,小散户除了整天泡市场的能观察出来点行情的味道,举个最简单的,等各地邮商慢慢发现某一品种成百版的在一段时间里快见不到了,而价格还在原来的位置,甚至还下跌了一点,那时候或许就是要出事的节奏了。现在邮市最大的问题是,咱不说发行量,发行渠道。在信息这么发达的现在,我们却发现对于邮市的资讯,我们了解到可用的信息居然如此的少,通过现在大家在网络上获得的信息,基本上90%都是一激动信了就被套进去了。这或许说明不了什么,只能造成越来越多的人不敢碰。 什么时候才敢碰?等到10月底,之前发行的邮票打折遍地了,一点起色都没有的时候。大家都不敢订的时候,想办法订点大版,小版,看自己经济能力,适当的掌握点原始股。通常大家都觉得猴年有戏,猴版再跌也是面值的20多倍。2016年猴年绝对有戏。可是说真的,为了给猴年第四轮开个好头,按规律应该是两张票了,不管再少也有开坑的嫌疑。真正铺垫的应该是明年,也就是羊年,好不好也是第三轮的最后一年,比方说2003年,大家懂得。说实在的这也是赌,我就赌他们在2015年的时候,故意发行少一点。以上都是这段时间重新关注邮市的一点个人浅见。我发现我就是属于那些观望中的人,现在只能继续观望,不怕涨,就看能跌到什么地步。手里有货的基本上都是被套的,我手里没有,就是知道涨了,也没用,只能继续观望了。什么时候有邮商背着包,跑我这边境小城来大肆收购邮票了,身边的人多人都开始买这几年没有买的票了的时候,才是邮市真的起步的时候。前者估计不太可能出现了,因为这些年,老百姓手里是没有好品种的,有版票的都快少,大部分的票还在市场上整刀,整箱的导手中,我只能期待后者了。最后说下今年最后的期待,假如红楼梦一打折,那我的愿望也就不远了。
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