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系列第二组中的“举重”金币,编号“2007-0603”,币面直径23毫米,面额150元,成色99.99%,最大发行量和实际发行量都为60000枚。背面图案的设计,出于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的罗永辉与赵樯之手,雕刻为沈阳造币有限公司的韩晓生。 “古代举重”金币设计最大特点,就是用夸张的“拙”,来表现原始的“力”。中国传统之“力”,不单纯是一种技击技能,而是一个复杂的、不断融合的、发展的有机体。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华体育也就无“体”无“育”。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运动本身,在它身上,还承载有先祖更多强身保国的远大理想。“古代举重”币面的壮汉,身材阔壮,肌肉雄健,大喝一声,地动山摇,完全是身怀大志的英雄本色。石锁在他手上,也不是笨重物件,而是杂耍的玩具,或扔高、或砍高、或支梁,石锁表演高、飘、正、稳、活5大境界,在他手下,都进入了最高层次。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气势,其神韵,最终又通通归于“力”字上来。 石锁盛于清道光年间。石锁花样繁多,磐头脑、盘地翻、雪花盖顶、捅螃蟹、翻麻雀,等等。石锁也不限于独自玩耍,可以二人,也可以三人。此时的石锁,更接近于现代集力量、技巧、健身于一体的竞技运动。“举重”金币选材于此,也有这一层意思。 “古代举重”金币的币面人物,造型取自明古籍版本中的线描人物。线条人物在币面,以浮雕形式展现,并不是一件讨好之事。线条之美之生动,浮雕难以传神。雕刻者韩晓生,二度创作之中,大胆运用浮雕之长,将币面人物的躯体,性格、衣着,通过浮雕体积的高低起伏,镜面与喷砂工艺的明暗变化,以及点、线、面的富有个性的处理,立体地饱满地生动地再现了出来。而壮汉威武站立之右脚,抛向空中石锁之左角,精妙地与瓦当内侧边缘相融相交,拙扑中透着灵动,厚重中透着细致,更增强了“举重”金币整体艺术感染力。(供稿:海南国泉金币文化有限公司)
|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