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7

1989年第11届亚运会金银纪念币赏析(1)1989:亚运会预热

       1989年发行的“第11届亚运会”系列金银纪念币第1组,包括了1金4银共5款品种,共用的是同一个正面图案:最上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最下端是“1989”年号。中间是北京工人体育场主体建筑,其下一行字是币名“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其上图案,为第11届亚运会会徽。画面元素虽然繁杂,但主次分明,结构合理,主题突出,能以“明晰”二字概括。这种构图形式,也为“北京亚运会”的后续系列,定下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币面上的北京工人体育场,为正面直视角度。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以这种角度展示主体建筑,多有隆重或正规的色彩。中国是第11届亚运会主办国,北京是第11届亚运会主办城市,北京工人体育场是第11届亚运会主赛场,而且这也是亚运会在中国的首场秀。因此,以正面直视角度展示北京工人体育场恢宏而壮观的气势,要的就是隆重的热烈,要的就是正规的庄重。
       “第11届亚运会”系列金银纪念币第1组中的1金4银,银币的直径为38.6毫米,金币的尺幅更小,直径只有23毫米。金银纪念币浮雕属于浅浮雕,因为制作工艺的限制,它的起伏高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也从宽度与高度两个层面,给设计与雕刻增加了难度。
       从最后的效果上看,“第11届亚运会”系列金银纪念币第1组是成功之作,能够容纳8万名观众的工人体育场,在币面如中国画长卷,轻盈而浪漫地舒展而开。建筑整体轮廓,呈现出优雅的弧形,逐步缩到左右尽头时,又以漂亮的半圆收官。立于建筑广场之中的运动员雕塑群像,巍峨而气势。虽与身后的建筑叠印,但明显为两个层次,有它的距离感,也有它的透视感。整个画面看似是以照片为比照的写实描绘,但在设计,尤其在雕刻中,花费了钱币艺术家的许多脑筋。建筑本身丰富而多变的层次,建筑与雕塑群像的远近层次,在有限的起伏高度上,复杂而生动地表现,需要相当的艺术功力。正因为如此,缩微于金币与银币币面的主体建筑,恢宏不失真,壮观不走样,从钱币设计与雕刻,接近于完美。
       作为19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工人体育场,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投资兴建,1959年8月31日竣工,当年10月13日,在此举行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为迎接第11届亚运会,又自1986年起,进行了历时3年的大规模改建。(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