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金银“熊猫”年代秀之1992篇(二):余敏“熊猫”的野生状态

       从1982年开始,一年一度,小规格“熊猫”金币已经换过10个面孔。1992是新一轮10年,新10年的头一只“熊猫”如何亮相,既是让“熊猫”系列投资币如何继续吸引市场目光的关键,也是新一轮10年“熊猫”如何定位的关键。
       余敏为我们带来的,是更接近于大自然的野生状态的熊猫。
       所谓“野生”,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币面“熊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绪;其二,“熊猫”生存环境的野生化。
这是一只顽皮而淘气的熊猫,刚刚从母亲身边走出来,两三岁,或者更大一些。世界是新奇的,世界的新奇还在于眼光的非一般性。为了体验这种非一般性,熊猫无所畏惧地攀爬到树上。攀爬的过程是笨拙的,但攀爬的勇气前所未有,并不管枝桠能否承受它的体重,完全顺着自己的心思,攀爬到哪,圆滚滚的身子就一步步挪到了哪。
体现大自然博大胸襟和仁爱心肠的,是熊猫攀爬的那株小树,自己也还处于弱小时期,但当熊猫肥硕的躯体攀爬上来,它毅然决然充当起了它强大的保护神。余敏的创作思路十分明确,他就是要用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意境,呼吁更多的人,增强人们保护人地球环境的意识。
这,也是余敏作品最终能过关斩将,赢得评审专家一致通过的重要原因。
       无论是设计还是雕刻,植物的描绘,始终是余敏的长项。他笔下的植物,细腻而逼真,或是大的格局,或的小的枝节,他都能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将它做到极致的完美。熊猫攀爬的植物,类似于樟,也类似于冬青,是阔叶的常绿乔木。余敏在描画时,有意强调它叶片的圆润与肥美。这种氛围,正好与“熊猫”的体形相映衬。“熊猫”画作的常规元素――竹子,与整体风格相呼应,在币左下端,完全是野生的,没有任何人为痕迹,也不是为“熊猫”而“竹子”的那种。
       新一轮10年的小规格“熊猫”金币,开局就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但,1992年的外部经济环境不是很好,中国的邮币卡市场,在这一年,由前期的高潮,陡然陷入低谷。这种现状,在“熊猫”系列金银纪念币上也有反映。尤其是小规格精制金币的发行量,由1991年的3500枚,降低到2000枚,降幅达到40%强。这也为小规格精制金币的发行,罩上了一层阴影。(供稿:福州东泉工艺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