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邮币收藏的世界里,几乎每个收藏者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你刚展示了自己珍藏的邮票或钱币,就会有一些“键盘侠”开始不怀好意地吐槽,或者给你泼冷水。
无论你是为了欣赏、讨论,还是为了买卖,这些评论都层出不穷,甚至让人感到恶心。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些人总是乐此不疲地对别人的收藏指指点点?
酸葡萄心理:从“不甘心”到“攻击”
这类人往往觉得自己错过了某个机会,心里难免有些不平衡。
看到别人拥有自己梦寐以求的藏品,他们会有一种“我没有,别人也不配有”的情绪,于是开始对别人展示的藏品大肆批评。
可是,如果他们自己拥有类似的藏品时,态度却180度转变——真品,价格也不低,反而是心满意足。
这种行为其实源于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借贬低别人来找回自己失去的自信。
苦大仇深:收藏伤痛的宣泄
有些人沉迷于某种藏品多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结果这些藏品的价值却逐渐下跌,甚至一蹶不振。
尤其是邮币收藏者中,不乏曾经因为不明智的高价购买而导致的惨痛亏损。
这类人常常把自己的失落情绪发泄到其他人身上,看到别人展示自己依旧喜欢的藏品时,立刻就开始“唱衰”这些藏品,甚至贬低它们的价值。
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和讨论,我们特别成立了邮票收藏群。大家可以识别下方的二维码加入。
另外,欢迎大家点击下方的名片,关注【邮票收藏家】公众号,我们会在上面提供更聚焦的邮币信息。
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不仅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反而会影响到他人的心态。
不正当竞争:为了一己之利的攻击
在一些线上市场,类似的竞争者也不少见。
他们并不真心欣赏收藏,而是为了引流或是快速推销自己的藏品。
通过评论区或者朋友圈进行恶意竞争,他们故意打压别人展示的藏品,同时暗示自己的藏品更有价值、更具潜力。
这样一来,不明真相的买家就容易被误导,走向这些人设下的圈套。
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无疑让人感到不齿,甚至让整个收藏圈都变得浑浊。
虚伪的“教师爷”:高高在上的评论
在这个圈子里,总有一些人喜欢把自己当做收藏领域的“导师”,随时随地指点江山。
这些人有时确实经验丰富,但往往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充满批评而没有实际的建议。
当别人问他们具体的藏品价值或者收藏策略时,他们常常以“没什么玩头了”“不值得深究”等话语敷衍过去,却又不推荐别的有价值的藏品。
他们就像“空中楼阁”中的虚伪高人,批评别人却不提供任何建设性的意见。
“囤货”者:想把货尽快出掉的推销员
而那些手中持有大量囤积藏品的人,更是藏品市场的一大怪象。
为了尽快出掉手里的“库存”,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向其他人推销自己的藏品。
通常,他们会先贬低别人手中的藏品,再引导他人对自己手上的藏品产生兴趣。
他们总是站在“你没看到的机会”角度,极力将自己手中的藏品抬高,试图通过虚假宣传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这种行为给收藏圈带来了不少的困扰。
听听就好,不必太介意
归根结底,这些吐槽者和批评者的行为往往都带有目的性。
有些人通过贬低他人来获得心理安慰;有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推销自己的藏品;还有一些人,仅仅是以一种虚伪的态度,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评头论足。
另外,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右下角点赞和点在看支持我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