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版票撕开才能销售?背后全部是利益,真让人无语! 原创 尹家轩 集藏爱好者
在集邮圈里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现象,那就是新邮票每次上柜前,集邮网点总要将完整的大版邮票撕开,分成小版出售。这个做法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不仅限于某个网点,而是全国性的执行。有人认为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囤积,促进更多集邮者的购买机会。但这一做法,似乎更像是一种利益驱动下的安排,难以让人理解。撕开大版的初衷值得商榷破版销售的最初目标似乎是好的,防止大规模囤积邮票,确保每个集邮者都有机会购买新邮。然而,现如今,邮票一经发行,往往迅速跌破面值,时间越久,打折越大,几乎没人以面值购买。就算是每年发行的生肖邮票,尽管网点供应量庞大,依然不得不将大版撕开销售,销售量大但并没有造成“抢购热潮”,反而让集邮者感到疲惫。销售模式不改变,问题依旧破大版销售能防止邮票跌价吗?能否阻止邮市上大版票被倒卖的现象?显然,现有的做法并没有解决问题。邮票一旦进入市场,几乎百分百都跌破了面值,集邮市场充斥着打折严重的邮票。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和讨论,我们特别成立了邮票俱乐部群。大家可以识别下方的二维码加入。
另外,欢迎大家点击下方的名片,关注【邮币世界】公众号,我们会在上面提供更聚焦的集邮信息。即便有些邮票通过撕开销售进入市场,仍然无法根本遏制大版交易的乱象。更重要的是,集邮者有时发现自己想要的完整大版票,却只能从市场的灰色渠道获得,而这些渠道显然不是通过正当的网点购买来的。“特权”现象的背后撕开大版销售是否真的可以杜绝邮票交易中的不正当行为?事实上,基层网点往往限制销售大版邮票,甚至限制购买数量。真正的“特权”则掌握在某些有权机构手中,他们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大版票的内部流转,使得集邮者常常被排除在外。那些渴望收藏完整大版的集邮者往往需要提前预约,等待漫长的时间,而预定者却并未得到应有的优待。更有甚者,大版邮票可能被零散出售,甚至成为特供商品,某些渠道的控制变得更加明显,真正的市场化反而被排除在外。解放市场,促进健康发展在大数据时代,集邮市场的需求应该更加透明。为何不让更多的集邮网点自由销售大版邮票,依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发行量?如果能够依据实际需求量调整供应,不仅能避免资源浪费,还能确保集邮者在合理时间内买到想要的邮票。这种市场化的做法会促使集邮市场健康发展,最终带来更好的长远效益。结语:改变从放开销售开始集邮市场面临的不仅仅是价格崩溃和资源浪费,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利益驱动所带来的市场乱象。破版销售的做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邮市的问题,反而为某些人提供了“特权”。在这种情况下,真正需要的改变是对市场的放开与规范,让邮政部门能够真正从长远发展中受益,而不是在眼前利益的困境中打转。另外,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右下角点赞和点在看支持我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