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中国邮政的销售模式越来越让人感到困惑。尤其是新邮的“破版销售”,这已经成为一种奇怪的惯例,原本完整的大版邮票,却被硬生生地分割出售。为了什么?有人说是为了增加稀缺性,有人说是为了拉高产品册的附加值。但现实告诉我们,这种模式早已没有了吸引力,甚至让很多邮友感到反感和困惑。破版销售的真正目的新邮的破版销售,并不是因为市场需要,更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这种“饥饿营销”手段,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市场意义。曾几何时,邮票的大版因为稀缺性而具有一定吸引力,许多人愿意排队预定。然而,如今的大版邮票,几乎成了“没人要”的商品。即便是年票、年册,也已经不再是邮友们的热捧对象,很多邮友甚至选择了放弃更新。市场需求与供需失衡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当前的新邮大版早已没有了之前的稀缺性。尤其是近来,除了生肖邮票,大版几乎见不到裸版邮票的踪影。大版邮票的销售模式正在悄然变化,稀缺性不再是支撑其价值的唯一因素。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和讨论,我们特别成立了邮票收藏群。大家可以识别下方的二维码加入。
另外,欢迎大家点击下方的名片,关注【邮票收藏家】公众号,我们会在上面提供更聚焦的邮币信息。面对打折大版邮票的普遍打折,很多产品册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减少。更糟糕的是,一些邮友反映,破版销售和限购模式让他们的购买体验相当差,既无法满足需求,又浪费了邮票的设计价值。改变势在必行如果我们还继续固守这套“破版销售”的模式,不仅会进一步疏远消费者的兴趣,还可能彻底把新邮市场搞死。当前的大版邮票,实在没有继续破版和限购的理由。邮票设计越来越精美,价格却低得令人咋舌,然而市场上的需求却在萎缩。邮票的销售方式需要随时代变化,真正要做到的是简化购买流程,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体验,而不是继续拖延这种旧有模式的“苟延残喘”。从破版销售到市场再造有时候,改变就是最好的选择。大版邮票如果能回归到整版销售,市场需求自然会得到一定的恢复。而真正让市场活跃的,不是继续依赖过时的饥饿营销,而是通过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来激发新的购买动力。市场的根本需求已经改变,不再是“饥饿”的购买需求,而是更为理性、便捷的购买体验和更为丰富的收藏价值。总之,旧有的破版销售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今天邮票市场的需求。如果中国邮政能够在这一点上做出调整,打破传统思维,或许能迎来一波新的销售高潮。但如果仍然固守这一“饥饿营销”的死循环,那么市场的沉寂和消费者的失望恐怕只会越来越深。另外,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右下角点赞和点在看支持我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