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新邮强弱格外分明

新邮强弱格外分明

周凤迟 集邮之家 


 

“中国植树节”邮票算得上2019年新邮中最为奇葩的一套,一套题材一般的邮票,竟然在上市之后没有打折,还走出了不错的上涨行情,最高的时候涨到了6元以上,现在的成交价为2.5元。


“中国现代科学家(8)”邮票可以说是2020年新邮中最为有意思的一套,因为它成为了多枚模式套票新邮中最让人感到意外的品种,不见没有打折,而且溢价幅度还超过了100%,其意外程度要胜于同样也是多枚模式邮票的“抗击疫情”邮票,虽然它的涨幅要远远低于“抗击疫情”邮票。

虽然“中国现代科学家(8)”邮票的表现不错,但那也仅是从溢价比的角度来讲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实实在在的盈利行情,这也正是2020年新邮一个最大的不足之处。从市场盈利的角度来讲,2019年新邮要远好于2020年新邮,这其中的差距还是不小的。


尽管2019年新邮也处在新邮减量之中,但是减量的效应起初并未在2019年新邮中显现出来,因为当时2019年新邮打折的品种还是不少的,就连小型张和小全张也未能幸免,这种情况直到2019年12月初的时候都是如此。


记得2019年12月中旬的时候,原本成交冷清的2019年新邮突然变得活跃起来,呈现出非常典型的量增价升的运行态势,其中几套小型(全)张的走势尤为突出,乃至出现了跳跃式的上涨,无论是小型张还是小全张的价格都已超过面值(售价),打折现象不复存在。


2019年小型张和小全张已不是单单消灭打折的问题了,而其其整体涨幅还相当不错,“西游记(3)”小型张是开路先锋,曾经廉价但无人问津的“粤港澳大湾区”小全张,成为当时新涌出的市场一线明星。“粤港澳大湾区”小全张成交价最低之时还不到3元,走上快速拉升之路之后,最高成交价超过12元。

2020年新邮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都是新邮减量带来的。新邮减量,2020年新邮的价格定位也就高多了,单枚套票已见不到打折的品种,即便是多枚套票也有表现不错的品种,比如说“故宫(2)”“中国现代科学家(8)”“新时代的浦东”等邮票。


但是,由于2020年新邮价格定位的显著提升,乃至还有像“抗击疫情”邮票这样暴涨的品种,然而,却见不到一个能连续发动盈利行情的品种,涨幅最大的“抗击疫情”邮票却又是套人最快且最深的品种。


在这一点上,2020年新邮的盈利能力远远不及2019年新邮,因为当初2019年新邮的价格曾经非常便宜,小型(全)张几乎全部打折(唯有“建国70周年”小型张是个例外),而2020年新邮中小型张的价格都不低,高的时候不下15元,就是现在也都能在7元以上,而当初“粤港澳大湾区”小全张价格低的时候也就3元左右。


这些年来,生肖邮票上市首日溢价幅度过高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基本性地解决,或许也没有什么解决之法,这可能就是生肖邮票的魅力所在。


从量价对比的角度来看,生肖邮票特别是大版票的溢价不应该有如此之高的幅度,但每年的溢价幅度都是非理性的,这也就为连续下跌埋下了祸根,“辛丑牛”大版票还是未能改变这种固有的模式。


虽然“辛丑牛”大版票还有继续下跌的动能,但是从目前“庚子鼠”大版票95元的成交价来看,“辛丑牛”大版票再度大幅度下跌的空间已基本被封堵住了;但是,即便是这样的话,“辛丑牛”大版票向上拽且还能达到一定幅度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几乎完全没有这个不要,况且上拽的价值也不大,放弃或许就是最好的策略。


如果从“民法典”邮票套票的溢价幅度来看,它的定位算是循规蹈矩;可是,要是从“民法典”整版票的溢价幅度来讲,它的定位早就超标了,因为溢价幅度已达10倍之多,在这么高的溢价幅度和价位上已做不出什么文章了,就让它在高位飘着吧。


在“辛丑牛”大版票乏人问津及“民法典”整版票高高在上的情况下,能选择的也就是“警察节”邮票了,因为2020年发行的邮票已经失去了最为基本的博弈价值,2019年发行的邮票的博弈价值那就更不用说了,已经慢慢地降为零了,至少现在还是这样。

图片

从今天到3月19日期间都没有新邮的发行,这是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段,新邮的压力也就等于弱化了,特别是2021年已发新邮的压力那就更不大了。


3月20日将发行“五牛图”邮票,这套邮票一套五枚,还有小型张,可以说是2021年新邮中的重头戏,希望“五牛图”邮票和小型张都能走出盈利的行情。

温馨提示:内容来源聚藏旨在分享集藏知识,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