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为何计划内的《雷锋》邮票还“难产”?

按照中国邮政此前发布的2023年发行计划,在今年3月5日,要发行两套邮票,一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另一套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六十周年》(以下简称《雷锋》)纪念邮票。其中,2月21日,按照此前的惯例,提前13天开启了自提预售。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如期开始了预售,但是《雷锋》却迟迟没有消息。
集邮爱好者不禁纳闷,在发行计划内的邮票,为何就不能如期开展自提预售?难道又有什么变化不成?各种消息满天飞,人们对于中国邮政的公信力又开始了各种吐槽和质疑。为什么在计划内的东西,还这样难产?
早已经确定的内容,如今市场环境已经完全正常了,邮政还有什么理由给集邮爱好者搪塞的理由?如何给集邮爱好者一个交代?貌似邮政也没有计划有什么交代,就不按期预售怎么了?我的地盘我做主,就这么霸气嘛。爱买不买,爱玩不玩?难道就秉持着这样的心态吗?不能按期推出的内容,不做任何的公告和说明,就这么稀里糊涂的,难道不需要给集邮爱好者起码的一个说明吗?
在集邮爱好者的各种群里,小道消息已经满天飞了。有说是要延期,没设计出来;有的说是要延期预售,但发行时间不变仍在3月5日。反正邮票图稿是没有的,想买就得盲订。现在是想盲订,也不会如期进行了。没消息,没公告,没告示。而且,这样下去,会不会当天又是很多地方到不了票?
邮政这样的“骚操作”又不是一次两次了,对于预订户的权益怎么去保障,邮政从来不考虑吗?就这样对待自己的用户吗?计划内的项目还这么艰难,对于那些临时加发的发行内容就更加不可预测了,这就是目前的集邮市场格局吗?集邮市场已经如此凋零了,邮政还没有痛定思痛的思想转变。
雷锋,一个名字,一种精神,一座丰碑,在几代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么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这么富有纪念意义的发行,就这样令人尴尬了。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随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也相继题词,发出学习雷锋的伟大号召。雷锋同志曾经在日记里写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邮票发行的难产,但是各地集邮部门的邮资机戳和自助签的发行倒是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有的地方一口气推出了十几个邮资机戳,为的就是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纪念这种特殊的精神。而且早早地发出了宣传内容,让集邮爱好者提前准备,积极参与。这才是邮政应该有的为集邮爱好者服务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