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国集邮家博物馆召开视频座谈会纪念沈曾华先生诞生100周年,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同时也十分欣慰。欣慰的是沈老虽然已经离去十几年,可大家都没有忘记他;同时,回想起自己与沈老的交往,他的音容笑貌犹在,集邮情谊难以忘怀。在纪念沈老百年诞辰之际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不仅是对沈老个人的缅怀和纪念,更体现了集邮者对集邮事业的传承、责任与担当。
我想以三个“第一人”来纪念和缅怀沈曾华先生。
沈曾华是“为中国区票讴歌的第一人”。在40年前,人们对中国区票的认知还没有明确,国际集邮界对此也存在错误的观念,那就是中国区票是地方(地域)邮票,不能算作国家邮政发行的邮票。甚至直到1983年举办首届全国邮展,连日本集邮家水原明窗都认为,中国集邮只是“小学生水平”。经过沈曾华先生等一大批中国区票的珍藏者和研究者的不懈努力,这种情况才逐渐得以扭转,逐渐证明并恢复了中国区票应有的地位。20余年前,我曾在2001年10月30日出版的《中国邮政报》上发表了《为解放区邮票讴歌的人——记沈曾华与水原明窗的一段交往》的文章。这篇文章记录了这段历史,阐述了外国人对中国区票的认知过程以及沈老与水原明窗的集邮趣事。因此,沈老这位新四军集邮家是当之无愧的“讴歌中国区票第一人”。
沈曾华是“中国邮集荣获国家大奖的第一人”。沈老编组的中国区票邮集,从1990年起就多次参加亚洲国际邮展和世界邮展。在中国举办的1996年亚洲国际邮展和1999世界邮展上,沈老的《华东人民邮政》传统邮集先后以95分和96分荣获大金奖和国家大奖之殊荣,这一殊荣也是中国参加竞赛类国际邮展上的最好成绩。无论是亚洲邮展还是世界邮展,也无论是哪种类别的参展邮集,沈老的荣誉都是首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沈曾华作为“中国邮集荣获国家大奖的第一人”当之无愧。
沈曾华是建立“自主创新奖励基金的第一人”。我与沈老既是“忘年交”,也是志同道合的邮友。我们共同履行过职责,一起开展过许多工作。沈老从1982年以来任全国集邮联第一届至第四届常务理事,我则担任了全国集邮联第一届和第二届理事,第三届常务理事以及第四届副秘书长。即使我与沈老不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也因集邮工作常有密切的交往与接触,或参加集邮活动,或一起出差、开会,堪称交往甚密。
沈老不仅是全国集邮联的常务理事,他还曾任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沈老走过了解放战争的烽火,走过了新中国汽车工业艰苦创业的时期,在本职工作上,他开拓进取、不懈努力;在集邮上,他同样成绩斐然,并以此回报自己一生从事的汽车工业事业。他在重病缠身的晚年,毅然决定用自己拍卖珍邮所得的款项建立起“自主创新奖励基金”,以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他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人格魅力,正印证了文献集邮研究会葛建亚会长所题的“邮坛丰碑,风范永昭”。我认为,“自主创新”4字也同样适用于集邮,同样是集邮者应树立的集邮理念!而我们,更应以“继承发展”来回应沈曾华先生。
沈曾华先生作为三个“第一人”,永远是鞭策、激励集邮后辈的榜样,沈老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纪念沈曾华先生百年诞辰,继承的是他的精神,中国集邮家博物馆召开这个座谈会道出了广大集邮者共同的心声,意义深远,功不可没。
谨以此文纪念沈曾华先生诞生100周年!
作者:刘佳维
来源:中国集邮报(邮发代号:1—164)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