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

2022年1月5日,中国邮政将发行由冯大中先生以国画形式创作的《壬寅年》邮票1套2枚。这套邮票采用了胶雕套印的印刷方式,

2022年1月5日,中国邮政将发行由冯大中先生以国画形式创作的《壬寅年》邮票1套2枚。这套邮票采用了胶雕套印的印刷方式,我为这套邮票的第一图“国运昌隆”画了雕刻线稿。

图片

中国画按风格粗分为工笔画与写意画。工笔画塑造细腻,结构严谨,对线描的要求高于写意画,加之塑造时需层层罩染,色彩的晕染效果细腻,所以笔触感微弱。工笔画在做雕刻布线时,重点是描线部分的二次勾画。例如,《木芙蓉》邮票的雕刻,对色彩部分需要用点而不是线来刻画,才能达到工笔画的细腻效果。写意画的雕刻布线,则是根据笔墨的浓淡和流向(笔触),用不同粗细的短线与点来重塑写意画的视觉效果。

与已发行的第四轮其他生肖邮票相比,《壬寅年》邮票图案堪称最为写实的工笔画,突出表现在其毛发的描绘上,而给写实的动物画创作雕刻线稿的重点也恰恰在毛发的刻画上(例如,马丁·莫克设计的《猫》邮票)。因此,在我看来,冯大中先生创作的《壬寅年》邮票非常适合用西式的雕刻语言来表现。

图片

图片

这套邮票的第一图“国运昌隆”重在突出虎的王者气度,第二图“虎蕴吉祥”主要突出虎在亲子关系中柔情的一面。“国运昌隆”邮票描绘了一只威猛的雄虎形象,有一点仰视的角度,可以看出是一只“上山虎”,矗立高处,极目远眺,仪态雍容,气宇轩昂,传达出威武雄壮、国家蒸蒸日上的含义。

这枚邮票的雕刻难点有两处,一是老虎五官的刻画,二是老虎毛发的刻画。

虎是森林之王,应突出老虎威严的气质和王者气度,尤其眼部的刻画,既要深远威严,又不能太凶恶。眼部周围的白色区域十分提神,因此也很重要。黑色的斑纹则为画面增添层次感。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枚邮票上的老虎是不张嘴、不露齿的。老虎往往在感到饥饿和受到威胁的紧张时刻才会龇牙咧嘴,俗称“下山虎”;而这只老虎已吃饱喝足,正在凝视远方,是一只“上山虎”。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冯大中先生笔下的虎细腻逼真,尤其体现在虎毛的处理上,通过毛发来塑造虎浑圆雄壮的身体。雕刻师要做的是用点和线的雕刻语言,对原作进行再创作,尽可能地还原原作的绘画特点——细而不腻,层次丰富,质感柔和,细毛交织。考虑到缩小到邮票尺寸的效果,布线时就不能照搬原作里的墨线,否则糊在一起无法印制。我先了解虎的身体结构,找准毛发的走向。然后对原作的线条进行了归纳概括,在不改变原作整体效果的基础上,用点和线重新绘制,保留了轮廓线和眉毛、胡须等部分,做到高度神似而不是简单地复刻。

关于这套邮票的雕刻线稿方案,评审委员会在初审时选出了3套入围方案,冯大中先生最终选中了我和刘明慧的线稿方案,这说明了我们两人的方案在风格和思路上基本一致。后期在修改阶段,为了使两枚邮票的雕刻风格更加统一,我和刘明慧又交换了竞标稿件。在修改过程中,著名雕刻家孔维云和邮票设计家王虎鸣两位前辈还同时对我们进行了指点。因此,虽然两枚邮票由不同的雕刻师布线,但我们配合默契,力求整套邮票的雕刻线稿风格协调统一。

雕刻师简介

图片


原艺珊,曾用名原杉杉,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在校期间设计制作壁画作品,入选首届全国壁画大展、第十届全国美展,曾任中国集邮总公司设计主管,策划设计了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邮票国礼及其他纪念国家重大事件的众多邮品,荣获2009—2010年度最佳邮品评选集邮类封片优胜奖。

2011年至今,任职北京邮票厂有限公司编辑设计部,从事邮票编辑、设计及雕刻工作。2011年参加“中国—丹麦邮票雕刻师培训班”,以最优成绩毕业。为中国邮政设计了《京剧净角》《沧州铁狮子与巴肯寺狮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亚洲文明(一)》《天文现象》等邮票,为丹麦邮政设计了《安徒生童话》(合作设计)邮票;雕刻了《猛禽(二)》《古代文学家(四)》《北京2022年冬奥会——竞赛场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Ⅰ级)(三)》等邮票,其中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邮票在第40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活动中荣获最佳邮票奖。


作者:原艺珊

来源:中国集邮报(邮发代号: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