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云烟成雨/我们正处在新一轮超级商品周期--牛市已明牌,坐票快售完/《人民币买卖及相关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钱币市场是

云烟成雨/我们正处在新一轮超级商品周期--牛市已明牌,坐票快售完/《人民币买卖及相关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钱币市场是利好吗?

 独孤观察 独孤观察 

独孤观察,不一样的财经解读,投资人财富的守门人。看独孤观察,品味投资人生。投资,请与我们一道同行!联系QQ:3183792639。


所有的政治经济事件,都能在大A股市场找到对应的投资标的。仅此一项,每年公司为一对一家庭资产配置投资人获取的无风险套利就已经是两位数了。


今年,我们给合作投资人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新能源金属”板块,并大力配置,重仓持有,截止目前,收益率简直逆天,再一次盆满钵满。对此,今天,我们有时间在这里谈谈里面的硬核投资逻辑,分享给全网投资人。


很多老股民应该还记得,在2007年,只要抓住有色金属板块,10倍,20倍甚至30倍不是梦。云南铜业在2007年的时候就走出了30倍的行情。这是历史事实,不是神话。

 

2005年以前,伦铜被认为在3000多美元是一个铁顶,因为当时铜的生产成本在1000多美元,价格达到3000美元,原则上铜厂会加大现货生产同时进行大量套保。而现实是,2005年开始,铜价走出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行情,到2006年中期,铜价已经冲破8000美元,逼近9000美元。大量专业投资者,在这一波大牛市中不断的空铜,最终被屠杀殆尽,即便是背靠国家、手握大量资金和现货的国储局也深陷泥潭,最终认赔出局。


近期,有不少朋友致电公司(为什么呢?因为公司在有色行业yyds的人物,被称之为“有色之王”),询问相关有色期货和股票配置方面的建议?


判断大宗商品是否进入超级周期,就两个字“需求”。商品超级周期的核心是需求。


目前需求在不少行业并没有明显暴涨。中国政府并没有像上轮周期(2005年伊始,房地产市场疯狂)那样不惜代价进行基建狂魔,房地产投资也因为银根紧俏而迅速萎缩。拜登政府的基建计划可能是一个新的需求源,不过其规模无法与当年的中国基建相媲美,并面临在国会审议中不断缩水的命运。欧洲和日本也都难堪大任,同时,新兴市场的发展势头已经与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世界各国对大宗商品的恢复性需求的确存在,也拉动了一轮价格的强复苏,但是井喷式的新需求就根本不存在。那么超级周期是不是不存在?错!一个新的商品超级周期已经浮出水面,而且已经进入牛市序列,坐票快卖完了。


这个超级商品周期的主角就是与绿色经济联系的钴、锂、铜、镍、铝、铊、锰等,这些工业金属坐在碳中和的风口上。


以电动车为例,电动汽车一辆汽车的用铜量是传统汽车用铜量的接近10倍,充电桩的提升也将带来了对铜需求的增长。风电同样会带来大量的铜需求,太阳能电站也会带来大量铜线的需求,等等,这一切都拜“碳中和”所赐。


我国宣布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美国承诺在2023年达到无炭发电,2050年实现碳中和。欧盟和日本也承诺2050年达到碳中和目标。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地协同达成共同的能源目标。


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包括电替代、热替代和氢替代。光伏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乃至氢能源开发,带来从发电、输电、储能等能源领域即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这个过程所需要的金属种类和过去大不一样。智慧建筑、分布式储能、新型动力系统、碳封存、碳循环,所需要的金属种类和过去大不一样。


至于未来可能出现的颠覆性技术(如新一代燃料、聚合物储能、远距离传输等)所产生的金属需求,现在根本无法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输能、储能技术所产生的金属需求,现在也难以预测。


碳中和起码是500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下一个商品超级周期正始于斯。放下我们固有的思维和历史惯性,让我们去热烈拥抱本次商品超级周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