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1日,为纪念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35周年,马来西亚邮政追加发行了1枚纪念邮资信封(图1)。
马来西亚新发行的这枚纪念邮资封面值95分,售价为2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名)。该封上的邮资图采取了新颖别致的扇形设计,图案是马来西亚和中国的标志性建筑物——吉隆坡的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双子大楼以及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以及代表两国的花卉——大红花和梅花。而邮资封的封图则是马中两国国旗以及1974年毛泽东主席会见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的情景。1974年5月,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访华,毛泽东主席与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会见了他,期间,周恩来总理与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正式建交。在邮资封封图两旁,还印有中文、马来文和英文3种文字的“马中建交35年”字样。
马中两国于1974年5月3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关系总体发展顺利。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马关系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全面展开,并取得丰硕成果。反映在邮票方面,则是马来西亚邮政近年来频频发行马中友好交往以及马来西亚华人文化题材的邮票。2004年5月31日,为纪念马中建交30周年,马来西亚就曾发行过邮票一套4枚和小型张1枚,邮票图案是两国的航船、两国国旗和象征两国友好的握手图案等(图2),小型张则以两国著名的清真寺为主题(图3)。2005年7月21日,为纪念“马中交往600年”,马来西亚又发行了邮票一套4枚和小型张1枚。这套“马中交往600周年”邮票是为纪念中国明朝的著名航海家郑和到达马六甲600周年而发行的。邮票图案分别为:中国皇帝赐予马六甲苏丹的诰印;商船;在马六甲进行贸易;瓷器(图4)。小型张图案为马六甲地区流通过的钱币(图5)。2006年11月30日,为纪念中国——东盟对话关系15周年,马来西亚又发行了邮票一套3枚(图6)。而马来西亚华人作为该国第二大民族,其传统风俗习惯也一直是马来西亚邮票上经常描绘的对象,如2005年发行的“传统舞蹈”中的华人扇子舞(图7);2006年发行的“马来西亚节日”中的中国农历新年(图8)以及“传统服饰”邮票中的华人服饰(图9);2007年“访问马来西亚年”小本票中的华人服饰和饮食(图10),2008年的“龙舟世界锦标赛”邮票和小型张(图11、12),以及今年3月发行的“传统婚礼服饰”中的华人婚礼图案(图13)等等。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