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说钱范十五 直接雕刻而成的钱范

  席会坤《汉代钱范分类研究》:按性质不同,可分为原范(祖范)母范和子范三种。原范是指直接雕刻而成的钱范,范纹皆为阴文,既可直接铸钱,又可以用来翻铸母范。按照席会坤的研究,祖钱(原)范系“直接雕刻而成”的。但这个结论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同。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没有搞,古人到底能否在坚硬的青铜上刻字?为此,我们集藏了几件实物作为佐证,进行讨论。

  一、夏代陨石玉璧。

  1、夏代,人们靠狩猎为生,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以“狩猎”为题材。同时,我们也看到,人们开始用文字符号记录生活。玉璧背面的文字解释正面的画面,试读为:“伐(猎)人”。

  2、龙凤陨石玉璧。璧的正面图画,背面文字。或许,此文字是“龙凤”二字的最初形状,此璧龙凤图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多年的最早的龙凤图腾。此二璧的材质是陨石,其材质致密,密度(比重)超过了金属铁,硬度可见一斑。而在这种材质上能雕刻出如此精湛的图文,实实令人非夷所思!

  二、商周时期的甲骨文。

  而在4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找到一种工具,在甲骨 、兽骨上刻字记事。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甲骨文。

  三、春秋战国时期秦铜印章(陕西翰宝轩藏品)。

  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手雕铜印章问世。

  四、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剑上的错金铭文。这种工艺,需要先在青铜器上錾刻文字,再填上金,然后修整、磨平。美观、精致,历经数千年而不朽!

  五、三孔布下尃祖钱范上的雕刻痕迹。

  三孔布下尃,铸于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左右。商周时期,人们能够在青铜器上镌刻文字。又经近千年的发展,在铜器上的镌刻技术应该相当成熟。在祖钱范上镌刻文字,自然不是难事。三孔布下尃祖钱范上的雕刻痕迹,有力地证明了“原范是直接雕刻而成的钱范”。

本人收藏的其它“祖钱范”,已在《说钱范一 阴文双面祖本人收藏的其它“祖钱范”,已在《说钱范一 阴文双面祖

  钱范 》中发布,这里不再展示。

  由以上实物证明,席会坤认为“原范(祖钱范)是指直接雕

  刻而成的钱范,范纹皆为阴文”,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是正确的。

  截止今天,《说钱范》系列已发布了15篇,设想再发5篇,

  共计20篇。为了便于检阅,今将篇目罗列于下。

  说钱范一 阴文双面祖钱范

  说钱范二 阳文单面母钱范

  说钱范三 泥陶范阴文、阳文

  说钱范四 三孔布上尃、下尃

  说钱范五 三孔布钱范之同宗互证

  说钱范六 三孔布安阳陶母范

  说钱范七 契丹仿铸之“大布五十”

  说钱范八 北周三钱之“五行大布”

  说钱范九 大契丹铸币之美

  说钱范十 铸币:翻砂法和范铸法

  说钱范十一 钱范与子钱的对应关系

  说钱范十二 从唐开元到清嘉庆钱范举偶

  说钱范十三 中华各族钱范集萃

  说钱范十四 战国补史五钱范

  说钱范十五 直接雕刻而成的钱范

  说钱范十六 新朝王莽铸币钱范集赏 (待发)

  说钱范十七 永光、景和混合范 (待发)

  说钱范十八 机制币之范模(待发)

  说钱范十九 机制币之试压银条 (待发)

  说钱范二十 以物证史 关键是物

  ——历代“钱范”随想 (待发)

  作者:雁山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