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零售业,网络零售释放巨大内需潜力;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快速崛起;互联网+农业,老树也发出“新芽”……从技术创新到理念变革,奔驰在信息高速路上的“互联网+中国”,正不断重构着生产与消费的时代意义,开拓出指向未来的“经济新空间”。
“互联网+”服务需求与日俱增
当网购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日常行为,“互联网+”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活力源泉。伴随“互联网+”消费空间爆炸式发展的,促使原本“高大上”的金融空间不断贴近普通消费者。 “互联网+金融”的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也带动整体金融环境越来越“接地气”。
“互联网+金融”成为新形势
在网络连接的消费者的另一端,人们也因为“互联网+”深度变革、探索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新空间”。互联网+金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而互联网+文化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已进入到了新阶段,发展成了新形势。
“互联网+文化金融”是互联网思维在艺术产业的实践
文化金融作为新兴产物,为什么短短几年就已经获得人们广泛认同呢?艺术金融化至少有两大好处:第一,大大降低了艺术的参与门槛,投资者投资与转让的是艺术品资产的金融份额,可大可小,可多可少,艺术金融从真正意义上让艺术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第二,艺术市场引入了“互联网思维”,加快了平台化发展。互联网化后,在传统的转让市场之上,诞生了一个全新的转让平台。这个平台的规则是互联网化的,这种“鼠标说了算”的机制,使整个转让过程更透明、更公正。从这个角度说,艺术金融是互联网思维在艺术产业上的落地与实践。
互联网+文化金融市场的持续火爆,说明中国亿万消费者中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与消费能力,而且中国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仍保有信心,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驱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这种变化更大的意义在于这是普惠金融的一场实践,倒逼金融机构开放创新,与消费需求深度融合,从而构建出更完善、健康的金融空间。
新浪收藏文交所频道
传递文化产权市场健康价值观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