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重温好文2--全面正确地认识缩普(ZLP)的珍邮意义二(2005-9-16) 珍邮会群体性产生?


    持这种疑问的人普遍存在,他们会问,怎么可能珍邮会在我身边产生?我曾经有过多少多少枚缩普。事实是,现在邮市的状况,用集邮文革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到处是优秀的品种价格很低,甚至打折,这在1980—1997年的集邮黄金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人们的思想已经麻木,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已经失去敏锐性。20025月份开始,作为专用邮资图,中国邮政广告公司负责专用邮资图的开发广告业务,直接面对客户,中国集邮总公司要求每个邮资图上交2万枚的白片作为资料存档,至于制作首日片和特殊渠道供应集邮爱好者,确实是存档资料不需要那么多,抑或是总公司本身就想部分供应集邮爱好者。从这种背景和国家邮政局两个并行的下属公司的业务操作流程,我们可以看出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所以,群体性产生的实质,在于中国邮政把邮资图当做花纸头贱卖给商家,产生的背景在于中国邮政经营的压力需要和改制前对国家名片的不严肃性。而随着改制完成后普遍服务补贴的到位和政企分开后邮票发行权的严格监管,相信滥发的情况将会得到抑制。

加印的疑问

    既然定位为普片,似乎加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远有《回音卡》、近有《马踏飞燕》、再有就是中邮广的再版册子。由于《回音卡》加印事件对整个市场的损害和各界人士的指责,自那以后,几乎绝迹,这既表达了国家邮政局扶持集邮市场的态度,也可以从专用邮资图的逐步缩量发行得以体现,《马踏飞燕》是不良商家利用副片裁切后流入市场的,而且它不是缩普片的定义。至于中邮广册子事件,应该为政策理解偏差,集邮册子的开发,应该归口为集邮总公司负责,要做册子,没有库存,你只能从市场收购,培育和扶持市场,而不是毁灭市场,相信中邮广在各界人士的质疑下,04的册子如果还要出,只会在市场收购去做,而不会是再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