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之路——记中国航天纪念钞的设计

在即将迎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60周年庆典之际,中国人民银行于1126发行中国航天纪念钞。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历经2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纪念钞的设计研发与印制工作。纪念钞的发行,将钞券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在一起,彰显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及航天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中国航天之梦,通过纪念钞这种普通大众熟悉的方式呈现并传达着。  

  


艺术创新

航天纪念钞设计,首次采用正面横版、背面竖版的设计方式,结合主题创意,更能凸现中国航天事业逐节攀升的意境,很好地展示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表现了中国自古以来探索天空的理想和精神。

创意初期,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协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航天科技集团企业文化部就纪念钞的设计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为取得第一手设计资料和创意素材,研发工作团队和设计师们先后参观了中华航天博物馆、航天城宇航员训练中心及中航五院卫星展览馆。

创新设计,需要设计师们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提炼创意元素。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技术总监邵国伟的全程指导下,艺术创新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着。在确定基础构图布局后,设计师们通过抽象元素或写实图案的表现手法展现出航天题材特有的空间感及科技感。通过明确设计材料需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航天科技产品和具有代表性的图案的设计原则后,研发工作团队逐一考证与确认使用的主景与元素资料。就连还未完成的中国空间站“天宫”设计效果,也必须经过反复核实、以最新的设计效果资料为参考,力求设计元素的完整与准确。如此严谨的过程,奠定了纪念钞使用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探月嫦娥一号以及即将完成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喷气式客机、冯如2号双翼螺旋桨飞机、飞禽海东青等设计要素的重要细节基础。

在选择正背面设计要素的分布上,设计师们进一步梳理了创意要点,明确纪念钞正面突出航天成果,背面展示发展历史。为了加强正背面设计的联系,除了统一设计风格与表现手法之外,纪念钞正背面共同使用了探月嫦娥一号和风筝设计元素,增加设计的趣味感。

在此期间,公司还有幸邀请到多位著名艺术学院、博物馆教授和专家对航天纪念钞设计图初稿作指导和点评。  

技术融合

中国航天纪念钞设计开发工作,先后验证了多项防伪技术与工艺技术。通过严格的筛选与验证,确定了水印、白水印、动感光变开窗安全线、凹印对印图案、光彩光变图案、雕刻凹印、横竖双号码(接线号码)等多项公众防伪技术。为了展示我国自主研发的SD凹印对印技术,纪念钞也采用了多项凹印对印设计。  


  优秀的创意设计和防伪设计,在经历了反复验证与试验融合在一起。为了纪念钞正面展示出东方红卫星表面的金属折光效果,使用光彩光变技术让扁平化的东方红卫星设计图案更具有多维的视觉效果与互动感。为了展现纪念钞背面浩瀚宇宙创意中的深远意境,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特殊的荧光印刷效果。在紫外灯下,纪念钞上的浩瀚宇宙一览无遗。

中国航天纪念钞即将发行,我们期待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纪念钞上艺术与技术融合的特殊魅力。他在经历复杂的开发过程之后,成为承载着独特文化的设计艺术作品,拥有艺术感染力。作为特殊的艺术品,在严格的控制与监管下严谨地提取艺术符号进行再创作,融入科技,守正出奇。流通性,广泛性确保了寻常百姓都能拥有这样一件艺术品的真迹。而中国印钞造币公司先进的防伪技术,印制工艺,使她更具有可信度和欣赏性。

来源: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作者:顾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