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中国国际集藏文化博览会频出新招——邮票登上时装秀

来源:信报网  

秦时明月早已过去,秦代遗迹却能让人遥想古今;汉时繁盛已成过眼烟云,但砖画映象仍在传递信息。从秦时明月行走至今,人们传承历史,也收藏珍奇,大到玉石、瓷器、家具,小到邮票、钱币、徽章、书籍,无论是哪种集藏形式,都在为我们留住一份记忆,展现一抹文化印记。


如今,人们已经活跃在一个网络的时代,集藏也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得到更好传承。在对各个集藏品展览、研究、交流的环境中,搭建起一个有网络、有技术的集藏桥梁,可以更紧密地连接起了各个收藏领域的爱好者。

将于9月25日开幕的2015年(第二届)中国国际集藏文化博览会,就会带你领略宏大而神奇的集藏盛会。你可以现场学集藏知识,可以来找专家鉴宝,可以看各种个性化邮品,还可以带自己孩子来学习,绝对能大饱眼福。

集藏科普“一路惊喜”

集藏的藏品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它包含的种类从大到小,可以是古代稀世珍宝,也可以是当下名家杰作。

正如36年前黄永玉大师设计了中国第一枚生肖猴邮票,曾掀起十二生肖邮票的收藏狂潮,能有一枚“猴票”,可以说是集邮界的赢家。如今,30多年过去了,黄永玉老先生再续前缘,又一次设计了“猴票”。

电视鉴宝节目中,人们能看到青铜玉器、琉璃陶器、扇面画作,各个时代的“精品”大放异彩。民间稀世珍宝,都被悉心呵护着……

也许你听说过“猴票”,也许你对文玩或工艺品略知一二,也许你只是喜爱古典文化,但对其真假却不甚了解。没关系,9月25日到28日,为期四天的中国国际集藏文化博览会中,这些都会做出详细的介绍,带你感知快乐集藏的“一路惊喜”。


故宫国博专家来鉴宝

博览会上,人们可以各求所爱。比如,一些集邮迷的十二生肖邮票中恰巧少了一枚马票,多了一枚虎票,在十二生肖展的当天,你只要带着这些邮票到现场,也许你就能结识志同道合的邮友,与他进行沟通或是换得自己缺少的那枚邮票,收自己所喜,藏自己所好。

或是,你无法辨别真伪,就可以在展览会现场参加专门的鉴宝活动。主办方特邀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专家在现场为藏有玉器、瓷器、书画、邮票、钱币及杂项等6项宝物的藏宝人提供交流平台和宝物鉴定服务。

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想真正地将活动做到百姓的生活中去,实现百姓集藏、快乐集藏,让更多的人愿意集藏,搭建起一个有君子之交的集藏交流盛会。


定制个性化生日邮票

从古至今,我们所看到的邮票,都是一枚枚的纸质印刷品,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创新意识提高,邮票也能刻在贝壳上,成为立体邮票。

2009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了全球首枚贝壳邮票,其后又限量发行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以及第一、二、三轮十二生肖等多种贝雕邮票。贝雕邮票可以算是当代集邮文化的高端收藏品,是在具有“国家名片”之誉的传统纸质邮票的基础上,制作与邮票相似的图案、文字雕刻在贝壳载体物上,实现了邮票艺术和贝雕文化的完美结合,成为了不可复制的时尚藏品,是邮票新工艺的一个拓展。

在即将到来的展览会中,人们可以在体验区内看到这一个性时尚的藏品,除了贝雕邮票,还有金属制品、邮票书、丝绸类邮品等。难以想象的是,邮票的个性化也能与服装相结合,印有不同图案的衣服也能走一台“服装时尚秀”,就如这样的邮票新工艺和集邮仿印拓展品现场将有近100种。

为了能迎合网络“高速路”上的需求,展会还将设有《生日》主题个性化邮票制作区、现场拍摄人物像个性化邮票制作,只要顾客在专用通道下单,提供其个人信息,然后支付,就能够定制私人专有生日和人物像邮票。这不仅仅让邮票的收藏价值有所提升,也可以算是送友求爱的惊喜,真可谓此爱“天下无双”。


带青少年玩填色游戏

在网络“高速路”上,很多历史文化已被现代人忽略。中国悠久的5000年历史长河遗留的宝物,以及今日和明日的社会文明,都值得我们的青少年学习。

这次集藏展览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青少年不仅能看到历史遗迹、古玩珍藏和首次露面的珍贵抗战照片,展会还特地设立青少年活动区,有青少年画展和青少年活动两个区域。

现场将组织填色活动,此前在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的“我的中国梦”儿童画展的优秀作品,将在这次展会的青少年画展中展出,现场会将这些优秀作品的单色图稿放大,让小朋友开拓思维填充颜色。

同时,喜欢画画的小朋友还可以现场绘画邮票,激发青少年儿童对邮票和中国文化的好奇心,促进他们对文化知识的探知欲望以及对邮票的喜爱。

此外,为了给予孩子们丰富多彩的世界,博览会还利用触摸屏的AR技术,让所有的绘画作品动起来,既可以变成拼图游戏,也可以让画面中的形象“活”在现实生活中,展览会瞬间将会变成一个梦幻的亲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