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中国人有如此深厚的爱玉情结和对玉的深刻认识:以美作为玉和石的区别标准,许慎《说文解字》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归纳出仁义智勇洁。”
如今,玉石收藏已走入寻常百姓家,更有“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但在过去,玉主要用于礼乐、仪仗、丧葬和佩饰,最早是作为祀天祭地的礼器。
以北方的红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为代表,内蒙赤峰的红山文化层分布在金英河两岸,为岫岩玉,这是一种质地、硬度、比重都不如和田玉的地方玉,且量大价低,但因它具有红山文化的内涵,从而提高了玉的品位,最有名的是“C”字墨玉龙(上图),1973年在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发现,出土后长期被儿童当作玩具拖着玩,过了很长时间才被专家识得。浙江余姚的良渚文化特点是有琮、璧、珙、环等多种玉器,2011-4选用了良渚玉琮和玉璧,古人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琮和璧在墓中都为同出。
最早的葬玉出自殷墟妇好墓,葬玉在战国-汉代流行,和田玉成为了主要的玉材,这一时期盛行玉衣制度,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现已出土了6套完整的汉代玉衣。2012-10和田玉邮票有:西汉玉辟邪(上图)、东汉“长乐”款谷纹璧、明鎏金银托盘中的双耳玉杯、清双童洗象玉饰,它们都收藏在国家的博物馆中。
印石是收藏中一个重要的门类,讲究的是石质优劣,适于治印首推的是寿山田黄、昌化、巴林鸡血,寿山石产自福州市郊寿山,分为三类,以田坑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中坂田黄最为有名,是印中极品,藏家还分出了枇把黄、桔皮黄、桐油黄等不同的等级,以田黄冻、桔皮红为第一。1997—13MS乾隆三连印是由一大块田黄整石雕成的,极为难得,左为“乾隆宸翰”,中是“乐天”,右乃“惟精惟一”,三印以链相连(上图)。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