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庆祝中列建交65周年

        为庆祝中列建交65周年,列支敦士登邮政于2015年9月14日发行《列中建交65周年纪念》小版张和外交封。小版张通过展现两国具有代表性的风俗、景色、建筑、动物和花卉,加深两国的文化交流。


        建交之路


        1950年9月14日列支敦士登公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列成为首批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至今已经有65年了。列支士登是个拥有绮丽风光与发达经济的美丽国家,更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之一,在这65年里,中列关系顺利发展。双方在经贸、文化和旅游等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中列两国相距遥远,国情迥异,但双边关系源远流长。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列相互尊重,互利合作,双边关系稳步发展,共同谱写了“大小国家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华美篇章。




《中列关系前景美好》大合照


      高层交往增多 

  两国定期高层交往加强了政治互信,是中列关系发展的坚实保障。2010年,列首次到欧洲以外的地区——即中国上海参展世博会,列摄政王储阿洛伊斯和时任首相屈策尔联袂访华并与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双方领导人共同见证了两国政府代表签署《关于列支敦士登公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谅解备忘录》。2011年6月,中国副外长傅莹应邀访列并与弗里克外长举行政治磋商。2013年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访列,受到时任副首相迈耶尔的热情接待。2013年11月,刘延东副总理在北京会见来访的阿洛伊斯王储一行。 

  务实合作广泛 

  近年来,中列关系发展驶入“快车道”,各领域务实合作亮点不断,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成为推动中列关系发展的持续动力。2012年,中国国家邮政局派高级别代表团出席列首枚邮票发行100周年纪念活动,就两国邮票领域合作进行探讨。同年,列邮政局发行中国生肖龙年纪念邮票,并决定每年都以中国生肖为主题推出纪念邮票,广受中国集邮爱好者及游客好评。2013年6月,列在香港成功设立名誉领馆,再次证明了列方重视发展对华关系。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列王室珍品展“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展出,获得高度关注。2014年9月,中方作为主宾国参展列2014年工商及手工业博览会,取得良好反响。2014年1月,中列签署《税务信息交换协定》。今年上半年,中列双边贸易额达6260万美元,同比增长5%。此外,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也保持着良好沟通。 

  民间友谊深化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不断增多的人文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丰富了双边关系内涵。列参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中国民众了解列支敦士登提供了一次难得机遇,超过100万的中国游客赴列国家馆参观。从那时起,列支敦士登逐渐被中国普通民众熟悉。列以其独特的文化和“邮票王国”的美誉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瓦杜兹步行街上常常出现中国人比当地人还要多的情景。中国国内有一批热衷于收集列支敦士登邮票的“粉丝”,人数超过4000人。     

      9月14日下午两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举办了“建交65周年”纪念封签字仪式,发行了“列中建交65周年”纪念邮票与纪封。
     
      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博士(Jean-Jacques de Dardel Ph.D)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欧洲司司长刘海星先生在外交部为两国发行的“建交65周年”纪念封签字,列支敦士登邮政驻亚洲总代表齐向荣女士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博士、外交部欧洲司刘海星司长正在为列中建交65周年外交封签字及签名封


    
从左至右为: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博士、列支敦士登邮政驻亚洲总代表齐向荣女士、外交部集邮协会秘书长马小玲先生、外交部欧洲司刘海星司长    

列支敦士登邮政将发行《列中建交65周年纪念》外交封 (人民币150元 一套五枚)


列支敦士登邮政将发行《列中建交65周年纪念》签名小版张(人民币9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黎世总领事毛静秋女士在列支敦士登《祖国报》发表署名文章庆祝中列建交65周年


邮来邮网为方便广大有列支建交纪念小版张和纪念封购买意向的邮迷朋友们购买,特在邮来邮网官方淘宝店上架建交封产品,您可前往交流。 
邮来邮网为纪念列中建交65周年特在网站邮票目录加设列支敦士登邮票目录,便于邮迷朋友欣赏。
    

  合作前景美好 


  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复杂演变,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中列两国均致力于探索符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65年的发展使中列关系日臻成熟,展望未来,中列关系发展大有可为。两国可以建交65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中列友好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双方应继续保持高层交往,不断增强政治互信;发挥各自优势,深挖合作潜力;加强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中方愿与列方一道携手努力,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继往开来,紧握时代脉搏,共同开创两国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