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悲鸿,那执念
----中国近代国画大师(徐悲鸿)5盎司银币赏析
有这样一个人,人们想到他就想起那辉煌的画界艺术,他不仅仅成就于中国画、油画和素描,更让人们钦佩的是他的爱国热情和对美术的执着,他为美术而生,他献身于祖国事业。在短短的58年生涯当中,他经历生活的贫困、国家的磨难,他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他是谁呢?不错,就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画家徐悲鸿先生。
徐悲鸿不仅仅是一名伟大的人民画家,画界的大师,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和他的艺术风格。生活贫困时期,他不放弃,坚定不移地追求画画,对画的信念超越个人的生活。抗日战争时期,他以笔为武器,著作出很多鼓舞人心的作品,激励着人们抗日,他的作品流传着一代又一代,那份精神和执念也永驻人心。徐悲鸿先生,能够取得这么卓越的成就,也是他个人的积极进取形成,他一生游历多国,飘摇的生活是为了更好学习和改造画画,同时也因此塑就了他此后一生的审美意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他的一生,是中国现代画坛的一个缩影。
如今距离徐悲鸿先生离去12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画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套中国近代国画大师(徐悲鸿)金银纪念币,该套纪念币共4枚,其中金币2枚,银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该套纪念币中的5盎司银币,背面图案取材于徐悲鸿的愚公移山画作,徐悲鸿先生油画愚公移山图创作于中国人民抗日的艰苦年代,使之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非凡实践。《愚公移山》的题材,取于《列子·汤问》。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愚公挖山不止的气概,表达国人抗日决心和毅力,鼓舞和激励大众争取全民族的最后解放。徐悲鸿先生在中国人民最艰难的时刻,自己筹办画展,把所有的钱捐献给国家,以古代的寓言著作出这幅画,体现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必胜的决心和顽强斗争的信念。
从整个银币的画面来看,设计者按照原画作,以从右至左,从前往后的格局依次展开。画面右端有几个高大健壮、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手持钉耙奋力砸向黑土。其姿势表情不一,有的跪蹲,有的奋力向上,有的咆哮向外,这群呈弧形分布的人物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有撑破画面之感。前面的图片比较明显,后面的图片是几个佝偻的老者和小孩在旁边耕作,两者之间的距离夸大,突破空间和时间,画面给人一种遥远的想象,突出美术界爆破力。老者似乎正在语重心长地对下一代人叙述自己的愿望和信心,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这也是画家个人的心愿和期待。这组人物形象生动,取景真实。也是画家追求写实的意态。背景青山横卧,高天淡远,绿意萦绕。 在绘画笔法和色彩方面,这幅画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中国传统技法和西方传统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同时也独创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写实艺术风格。
如今,当我们以后代人眼观评审这幅“伟大之图”, 巨幅的画卷,呐喊拼搏和期待美好生活的信念,依然能让人感受到画家内心的蓬勃向上,那种追求奋力向前的勇气和执着。
在这方寸之间的纪念币上,展现图案的巨大魅力是对纪念币设计师和雕刻师功力的考验。这枚纪念银币采用长方形的形制,最大程度地创造了币面的表现空间。在空间布局设计上,选取《愚公移山》最主体部分,占据整个币面。这种设计表现出纪念币设计师和雕刻师希望人们在面对金币时,不忘记过去的历史,但也要过好未来的生活。右下角著有悲鸿两个字,更是希望人们能够记住这位伟大画师的不平凡的思想和人格。纪念币通过浮雕、彩色移印工艺的综合使用,充分展现画面的层次感,生动再现了前景人物的神采和力量。
银币的整体工艺和设计透露出古朴、真实的氛围,呈现着雄壮深沉的气息。上下装饰的枫叶纹饰缠绕及镀金框的币面,使整个沉重的画面变得明快,同时也体现出币面的全部价值,体现了现代设计装饰的艺术特点。
这枚银币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徐悲鸿先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徐悲鸿先生,他离开的只是肉体,但灵魂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美术画界会为他停留,中国人民会以他为榜样,坚信美好就在未来。
(深圳市鑫泉金银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叶霞)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