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千年古刹尽沧桑

千年古刹尽沧桑

——中国佛教圣地(普陀山)金银纪念币2盎司银币赏析

青灯古佛,红墙黄瓦,古朴宏伟的古代建筑,如一位阅尽人世的老者,睿智,从容,千年的光阴沉淀,浓缩为一股浓厚的宗教、文化气息和历史韵味,让每一个来到古刹的人都沉浸其中,流连忘返,浙江省的普济禅寺,就是这样的一座千年古刹,千百年来,古寺经历了人间的种种磨难兴衰,最后得以保存,生生不息,它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普陀山的佛教史。

普济禅寺又叫前寺,坐落在白华山南、灵鹫峰下,是供奉观音的主刹。普济寺原名“宝陀观音寺”,始建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当时钦差王舜出使高丽归来,经莲花洋,有大龟负舟,便向大士祈祷,龟没舟行,以事奏闻朝廷,赐帑重建,并赐寺名。普济禅寺与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并称为普陀山三大禅寺。而普济禅寺也因其历史渊源,对普陀山成为佛国圣地有很大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地位,受世人尊崇。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329日发行了一套中国佛教圣地(普陀山)金银纪念币,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其中2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的背面图案为“普济禅寺建筑造型”,极致地呈现于阐述了这座千年古刹。

 

整体看着2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画面饱满,线条柔和舒缓,采用了高浮雕工艺,将自然风景的绘画艺术和现代铸币的浮雕艺术的有机结合,并且浮雕变化有序、布局巧妙,在小小币面上便产生了一种纵深的空间感,给人极佳的视觉效果。而雕梁画栋、飞檐瓦砾、溪桥亭台以及海水纹饰的雕刻,缜密精致,内容虽复杂却多而不乱,变化自然紧凑,在其整齐端庄的形态中生出无限的庄严,让人心生敬意与静意。币面中,隐于层层山林中的普济禅寺,就着偶现的亭台与静湖,带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纯粹与自然感,重重的寺宇,宽敞瓦檐,表现出普济禅寺的宽广博大,佛渡众生,禅纳人生,层进的寺宇与层叠的树林,在营造出一种宁静氛围外,也增添了一股神秘气息,似道不尽千年重重故事,道不尽佛家禅意……

千年悠悠,诉不尽的沧桑,普济禅寺的昨日磨难人生,也似乎正好道出佛家偈语人生修炼九九八十一难才能禅悟的深意。明初朱元璋实行海禁毁寺,普济禅寺不幸遭毁,直到明万历三十三年朝廷才拨款重建。清康熙年间,又遭荷兰殖民侵略者践踏,寺院被劫掠一空。后康熙年间下令重新修缮,扩大规模,至雍正年间才基本完成,现在的大部分建筑都是这期间完成的。抗日战争后,寺院萧条败落;“文革”期间佛像尽毁,僧侣被遣散。到了1979年后政府开始全面修复原貌,重筑了毗卢观音等佛像和楼阁,才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光阴散去,早已物是人非,唯有这楼阁殿宇,依然还在,时间在它们身上凝固沉淀,留下岁月的沧桑与兴衰的印记。

“不见了那口传说中的古钟⁄不见了准时念经的高僧⁄柱子与墙壁之间有蜘蛛缠绕的年轮⁄在诉说着人间烟火里的悲伤和渴望……”夜深人静的时候,双手合十,轻轻吟诵梵音,诉说着那佛教文化与普陀山的千年情缘,“唯有院子角落的那口水井⁄就像一个求生者迫切的目光⁄井里的乌龟还活着⁄背上好像还驮着许多秘密⁄期望往来者能解读它装载千年的誓言:生为了死,死为了生……”

                                            (无锡金开元  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