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信”说三羊开泰

 来源:中国集邮报  


     羊年说羊,离不开“三羊(阳)开泰”。在下想从书信角度解析之,故有此“‘信’说”。

     第一羊,苏武牧羊。《汉书·苏武传》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率百余人出使匈奴。临返国时,匈奴发生内乱,牵涉副使张胜,苏武一行被扣留。单于软硬兼施,逼苏武投降未果,将其流放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放羊,凡十九载。汉昭帝初年,汉匈和亲,遣使要求接回苏武,单于诈言苏武已死。苏武当年的随员常惠夜见汉使,为其出一主意。转天,汉使对单于说:“(汉)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单于大惊,只好放苏武等人归汉。(更多精彩,尽在《中国集邮报》。请到邮局订阅《中国集邮报》,记住邮发代号:1—164。)此便是鸿雁传书的出典。苏武在匈奴持节牧羊十九载,表现的是忠于职守、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而日日陪伴苏武身边的,是羊群。换句话说,羊群是苏武持节坚守的见证。

     第二羊,“伯里奚,五羊皮”。李斯《谏逐客书》开宗明义,有“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之名句。百里奚,春秋时楚国人。饱读诗书,才学过人,却一直得不到施展机会。后经蹇叔举荐,任虞国大夫。公元前655年,虞国被晋国所灭,百里奚和虞君都当了俘虏。由于他拒绝在晋国做官,在穆姬嫁给秦穆公时被用作陪嫁的奴隶送给秦国。百里奚在途中逃脱,跑到宛地,被楚国边境的人捉到。穆公听说百里奚有才,想用重金赎买,又担心楚国不给;于是贵物贱买,用一个奴隶的市价,即五 (五张黑公羊皮)换回百里奚。秦穆公亲自接见百里奚,解除他的奴隶身份,并与其讨论治国大计。两人连谈三天,言无不合。穆公十分高兴,拜其为上大夫(上卿),委以国政,百里奚遂有五 大夫之称。上任之后,百里奚始终保持着爱民思想,勤勉政事。对内,提倡教化,开启民智,改变国家落后的情况;对外,搞好与邻国的关系,不兴战事,使秦国短期内大治。一次,百里奚在相府款待客人时,一个洗衣服的女佣自告奋勇,自弹自唱一曲:“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 (yǎn yí 门闩)……”使百里奚与失散三十多年的老妻得以团聚。

     第三羊,以书换羊。苏轼,不仅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成就杰出,同时还是写信高手,时称“简牍圣手”,备受推崇。如宗子相云:“东坡尺牍擅场,无论宛折得情,即调笑语,俚俗语,转有奇趣。”元植云:“坡公简牍,萧然下笔,即事成韵,如天未道人,风神隽远。”吕雅山云:“坡公书翰,恣情纵笔,极潇洒变态之妙。”如此,书法与文词兼美,自有不少人追捧。据宋赵令畴《侯鲭录》载,苏轼任翰林学士时,皇城使姚麟喜爱其书法。姚友韩宗儒好吃,常常拿了苏东坡的书札去,即可换羊肉若干斤。对此,黄庭坚同苏轼开玩笑说,当年王羲之有换鹅书,你的字可称作换羊书了。苏轼一笑置之。某日,他正忙着起草文书,韩宗儒接连派人送信来,以期换取回信。苏东坡忍不住一笑,对来人说,回去告诉你家主人,今天断屠,没有羊肉可吃。

     第一羊,见证的是民族气节,第二羊突出的是重视人才,第三羊体现的是尊重知识。如此“三羊”,都为治国安邦所不可或缺。那“开泰”呢?

   “ 开泰”使人想到“雨工神羊”。唐李朝威传奇小说《柳毅传》载,唐高宗仪凤年间,楚地儒生柳毅,赴京应考未中,返乡前去秦地寻访老乡,路遇新婚不久即遭丈夫遗弃、被罚放羊的洞庭龙女,问明原委,帮其传书龙宫,助其一家团圆。小说中,柳毅问:“你既是龙女,牧羊何用?”龙女答:“这不是凡羊,是雨工。”“何为雨工?”“雨工,就是会布雨的神羊,是随龙布雨的精灵。”查《辞海》,雨工,即雷霆。《易·系辞上》:“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唐李贺《神弦曲》:“古壁彩虬金帖尾,雨工骑入秋潭水。”一言以蔽之:雨工神羊,意味着风调雨顺,是“开泰”之另一种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