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7日,一条来自美国的新闻瞬间传遍全球收藏界,中国的报纸、电视台、网络等即时媒体,以及众多个人的微博、空间等也纷纷转发这一消息,有些人甚至把QQ头像也换成了这一新闻的主角——圭亚那洋红色一分邮票。在纽约当日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这枚邮票以948万美元(约5880万元人民币)成交(上图),这一成交价超过了1996年由瑞典珍邮——1855年3斯基林错色邮票创下了220万美元的纪录,再次证明了自己世界头号珍邮的地位。就成交额而言,对于这家成立于1744年的全球顶级拍卖公司并不算是最昂贵的单件拍品,但如果以重量或尺寸比对计算,这枚邮票绝对是当今世界最昂贵的收藏品了。那么,这是一枚怎样的邮票?为什么会如此昂贵呢?
珍邮出世
图2
话说200年前的1814年,英国把位于南美洲的圭亚那变成自己的殖民地,1831年起称英属圭亚那(图2,19世纪中叶圭亚那风光)。
图3-图5
到了1850年7月1日,英属圭亚那开始发行邮票,首批邮票就是著名的“棉纱卷”邮票(图3-5为“棉纱卷”邮票中的4分、8分、12分),因其稀少,也是世界珍邮。最初,英属圭亚那的邮票由本地印刷,到了1852年后,印制邮票的任务交由英国本土的Waterlow & Sons 印刷厂。
图6-图7
图6、7为1852年圭亚那1分邮票和4分邮票,它们在图案和布局上已经与即将出世的头号珍邮很相似了。1856年年初,由于暴风雨的影响导致英国开往圭亚那的轮船延期,当地邮局库存的邮票有可能告罄,于是邮政局长达尔顿(E.T. E. Dalton)选择了本地报社的印刷厂临时印制邮票应急。达尔顿局长向印刷厂提出了一些有关邮票图案以及规格的要求,印刷厂在票面印上了报纸刊头上的三桅帆船的图案。由于该印刷厂设备简陋,印出来的邮票并未让达尔顿局长满意,因此局长要求每枚邮票都应有邮局营业员的签字才可以贴用,以防伪造。最终,签名工作由邮局工作人员怀特完成,他在每一枚邮票上草签了“e.d.w.”字样。可惜的是,这批紧急印制的邮票有几种面值?有多少枚?邮局未作记录。
图8-图9
其实,这套邮票共有3种,均为32毫米×25毫米的长方形,邮票图案也相同,主图是用粗线条铅印的一艘帆船,票面用当时最常见的铅字印了一句拉丁语的格言:“我们必先付出,然后才能收获”,此外还印有 “英属圭亚那”、“邮政”英文字样及面值。其中4分面值邮票有洋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图8、9),用来邮寄普通信函 ;1分面值邮票的颜色为洋红色,用来邮寄报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粗糙的邮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很长时间里,集邮者一直认为当时只发行了4分面值的邮票。这一认识直到多年后一个男孩的出现才被打破。
图10-图11
1873年,一个住在圭亚那乔治敦的12岁苏格兰男孩在家中阁楼的旧文件中发现了点让他喜欢的东西——邮票。这个名叫费农·沃恩的男孩是个标准的集邮爱好者,不过这枚邮票外表粗糙,销戳也模糊不清,更糟糕的是它的四角均被剪掉变成了八边形(图10),真是无法招人喜欢。因此沃恩同学并不清楚自己的这一发现意味着什么,但他还是和其他集邮者一样,把它收入自己的藏品,成为这枚珍罕邮票的第一位主人。几周以后,为了购买其他喜欢的邮票,沃恩把这枚邮票卖给了当地一个集邮者, 6个先令的价格今天看起来虽然很低,但在当时也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两个月的收入了。于是,购得这枚珍邮的尼尔罗斯·麦金农(图11)成为它的第二任主人。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