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

《拜年》邮票萌娃拜年欢欢喜喜 年画浓浓尚有不足

来源:大海集邮


     拜年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通常拜年的传统时间应该是除夕零点以后,亲戚、朋友等相互谒见,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须叩头致礼。作为民俗题材”拜年“系列开篇第一枚,大红配金暖色的主体、书法大师毫墨的春联、以及活泼喜庆的卡通娃均十分抢眼,夺目的年画般视觉表现成为邮票的亮点。

    在人物形象处理上该邮票可谓匠心独运,以粉彩作色丰满乖巧的男女小孩以拱手作揖的活泼神态为邮票主体,没有选用古装而是采用现代装束的服饰,使画面剔透耀眼,更让其具有时代感与普世生活的节奏,并传导出节日欢快、祥和、喜气、时尚与活力的气场,尤其小孩形象描绘成么么哒的两个 “萌娃”十分讨人喜爱。在各画面内容元素中设计者有意凸显了传统的习俗特征,如男孩以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包于其外和女孩左手握拳右手包于其上的 “吉拜”姿势;两侧的春联处理也遵循上联表示规律,下联希望获好耀福气的春联格式,并按面对大门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排列;内门照壁墙 “羊与福”剪纸的呈现也是干支生肖年祈福的寓意等。在邮票构图上强调对称性,以大门为中而左右对称,由内至外近大远小的透视递进构建,形成静与动的有机呼应,营造出开门纳福与新年谒拜送祝福的气息。另外在宅门前置于萌娃两侧四面雕花的抱鼓石,颇有风水照壁的意境,石鼓在宅门前一般是权贵的象征,在此国家名片中被刻意地呈现,也契合了国家通过发行邮票的方式给百姓拜年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该套邮票采用了新“AR”多媒体技术,用手机扫描邮票画面后,就可以欣赏拜年的三维动画,使其更富有科技内涵。

    不过,这枚彰显拜年主题的邮票依然感觉一些演绎年味的基本视觉元素有所不足,我们知道中华传统过年习俗的一个明显氛围就是贴对联、张福祉、挂灯笼、放鞭炮,穿新衣等,而在邮票中灯笼等这些标志性元素却未呈现,期待来年拜年邮票系列之二有所显现。另外,邮票面值设计“1.20”的“1”长得有些突兀,影响画面的协调,或许设计者有意拉长不想有画面分离而让人误识出主体画面成为了年画。当然,邮票如印上票名“拜年”也会显得完美,亦为后期该系列邮票传承做个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