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无为县“集邮使者”方德浦

作者:钱扬学   来源:《中国集邮报》

    安徽省无为县集邮协会,有一位年近古稀的集邮老人???方德浦。他在当地集邮界颇有名气,这不但是因为他有长达50年的邮龄,更因为他借助小小的邮票,先后结识了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和现总统希拉克、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和现总统小布什、澳大利亚前总统霍克、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日本著名集邮家水原明窗等3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元首和名流,并都有书信往来或馈赠,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特别使者”。
  方德浦老人生于1934年8月,安徽无为人。上初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当时在无为“天主教堂”传教的西班牙神父费南斋。神父教他学英语,教他集邮,赠送他邮票,使他渐渐对集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与集邮结下了终身情缘。1951年高中毕业时,他就选中了他钟情的学校???江苏省邮电学校,毕业后,又前往江苏南通市邮电局工作,后来又转到了他的家乡工作,直到退休。
  方德浦工作之初每个月的工资收入仅有20-30元。为了购邮票、订杂志,他除了克扣自己的“粮饷”外,还到处想办法筹措资金,靠额外做生意赚点钱,甚至靠拾“垃圾”收藏一些,靠朋友、邮友相互交换一些。方老收藏的20多纸箱信封,每箱800-1000枚的各种信封,如快信、挂号信、邮戳汇款附加费等各种联行封,都是“文革”期间他在县工行每月拉着板车、带着麻布袋靠拾“垃圾”积攒的。
  他广交邮友,几乎每天要向各地寄出一份份充满深情厚谊的邮件,同时每天收到国内外大批邮件。这些信件中,有经验交流,有信息沟通,有咨询答疑,有互赠邮品,有代办邮品……方老总是满腔热情地回信,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可能是西班牙神父费南斋对他产生的影响太深了,他总想通过集邮来结识更多的国外友人。在外国名流中,首次结交的便是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1987年,《人民日报》登载了密特朗连任总统的报道,方德浦出于集邮的需要,抱着试探的心理,写了一封祝贺信,并作了自我介绍,附赠上几枚邮票。未料到密特朗总统回了信,还寄来了他的亲笔签名片和签名照。第一次与外国总统通信就获得了成功,他激动得兴奋不已。密特朗总统的回信,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因此,他格外的珍惜。
  1986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世界集邮展览,方老剪下报纸上刊登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剪彩时的一幅照片,贴在事先准备好的信封上,并贴上当年中国发行的“国际和平年”邮票,寄往瑞士洛桑。萨马兰奇很快回了信,寄来了他的签名封,并赠送了一张他本人照片的极限片。
  就这样,方老逐一结识了美国第41任总统老布什、现任总统小布什以及日本著名集邮家水原明窗、英国驻华大使、联邦德国驻华大使等……现在他的世界各地邮友已近200多位。
  为表达友好情谊,他以“和平?友谊”为专题收集邮票,先后将与我国建交的139个国家和地区的邮票或邮品全部收集到。仅我国及世界各国发行的“国际和平年”邮票或邮品,以及带和平鸽、橄榄枝图案的邮票、封片戳,他共收集达1400多枚,架设了一条通向各国人民心灵的友谊之桥。古巴驻华大使桑切斯?领韦先生来信祝愿道:“我想,您所从事的集邮工作,将是扩大友谊的桥梁,特别是您的题目‘和平?友谊’……”
  现在,方老除担任县邮协副会长外,还担任巢湖市邮协理事,并参加了中国收藏家协会、郭润康集邮研究会等多家团体。现在,他又编组完他的第22部邮集《为中国喝彩》,代表无为县参加了安徽省迎接十六大职工邮展。如今的方老,虽年近古稀,仍然精神矍铄,思维灵活,犹如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满腔热情地在“集邮”这块沃土勤奋耕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