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
![]() 图2 |
1981年发行的J·68《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中的,第二枚邮票画面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和纪功坊上的自由女神像。
最初的自由女神像
为什么黄花岗烈士墓园内会有自由女神像呢?纪功坊上树立一个自由女神像,当初有一种说法是。坊顶上屹立由女神像,是表达要为建立自由平等国家而奋斗的革命思想。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的辛亥革命,从性质上说,是推断帝制,建立共和制度。法国巴黎自由女神像,象征自由、民主,它与当时很多革命党人所追求的理想是一致的。最初的自由女神像,早在20世纪20年代,是由中国国民党在美国的支部从纽约运过来的,外形粗略似一扁圆形石块,雕工不算精美,约有两米多高,左手挟法典,右手举槌(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是举火炬的),而槌的正前方,正好是立于陵墓上方的一个自由钟 ,两幅图就构成了自由女神像举槌敲响自由钟的镜头,也象征着辛亥革命为自由鸣钟,追求自由,向往民主。
自由女神像第二次变迁
1936年,我国历史上上演了著名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成功逼蒋抗日,后蒋介石到广州,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当年他在这尊自由女神像前驻足沉思良久,对身边的国民党将军们说,“现在的中国,不是缺少自由,民主,而是民主自由太泛滥了!”将军们听后,都惊呆了,当然,他们也读懂了蒋介石的意思,言下之意是“由于自由民主过头了,才会出现张学良‘以下犯上’的事例”,纪念坊顶上的自由女神像成了蒋介石的一个“忌讳”。后来,将军们就将自由女神像拆了下来,换上了什么?换上了 国民党党徽。 现在黄花岗管理处档案室里面,还有纪功坊上方伫立着国民党党徽的照片。
自由女神像第三次变迁
1949年,墓园内的自由女神像迎来了第三次历史变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党的党徽这个时候仍然矗立在这里,已经不合时宜。自由女神像重新回到了她原来的地方。但是,此女神非彼女神,这时候的自由女神像,右手原先手握的自由火炬不见了,变成了一杆枪。 这就寓意着“枪杆子里出政权”,中国人民通过革命,通过暴力追求民主自由的革命历程终于告一段落了。
自由女神像第四次变迁
第四次变迁来自于“文化大革命”。当年,纪功坊上的自由女神像也以“四旧”的命运遭了殃,坊顶上的女神像被摧毁,自由女神像再次被“请”下墓台,并换上了一支两米多高的 “火炬”。据说这个火炬也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寓意文革(革命)的烈火可以烧遍全中国。后来连火炬也不见了,黄花岗一片荒芜。
自由女神像第五次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情况下,1981年广州市政府拨款复建自由女神塑像,由广州美院的一位教授、雕塑家林毓豪于重新塑造的。以连州青麻石雕成,高3.4米,造型上参照巴黎和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而稍加变化,糅合中国女性的特点与气质。女神像左手挟法律书,右手高擎火炬,象征着民主、自由,和平。尽管与原来的自由女神像基本一样,但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这个自由女神像更具东方人的脸形,称这个自由女神像为“东方自由女神像”。(图2)可见,1981年10月10日,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在设计J·68《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邮票,选取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和纪功坊上的自由女神像,是20世纪20年代的照片原样绘制的。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