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对“《鼓楼邮刊》介绍”一文的补充

  《中国邮史研究》总第3期刘肇宁先生《<鼓楼邮刊>介绍》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会刊《鼓楼邮刊》做了介绍。笔者也收集到数期《鼓楼邮刊》,虽不齐全,但仍可以从中获得有关该刊出版情况的部分资料,特对此做一补充。 

  “刘文”主要介绍了《鼓楼邮刊》总1至20期的情况,但笔者尚收集到该刊的总21期,为“刘文”所未提及,现对该期做一介绍。 

  《鼓楼邮刊》总21期为“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专刊,发行于1989年,铅印,16开80页,工本费2.50元。主编:朱祖威;编委:王泰来、刘开文、刘肇宁、伍仲平、朱培基、李毅华、林轩、赵珩、赵人龙、施慧中、郝建国、曹大德;责任编辑:曹大德。主要内容:《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十年历程》(朱祖威)、《赞鼓楼精神》(常增书)、《联谊•增识——我与鼓楼集邮研究会的十年》(邓和茂)、《鼓楼——中国邮坛上的响鼓》(黎泽重)、《坚持鼓楼的民办方向》(周正谊)、《海内存知己——我和鼓楼》(田健行)、《鼓声十年楼外楼》(郭润康)、《我和鼓楼集邮研究会》(任尔勤()、《老朋友的祝愿》(杨耀增)、《鼓楼邮刊》——我的良师益友(周锋)、《我与鼓楼》(王世纬)、《集邮社会学浅议》(曹大德)、《提高集邮活动的文明程度与文化价值》(成志伟)、《全面、客观、辩证地认识邮学》(林轩)、《红花漫话》(赵人龙)、《谈大龙邮票的研究》(刘肇宁)、《晋绥解放区邮政和邮政制度》(刘铭彝)、《晋绥二版毛主席像邮票的版式》(刘铭彝)、《有这么一份刊物 有这么一份稿件》(林轩)、《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北京东城区集邮协会大事记(1987.12-1989.5)》、《列宁的业余爱好》(刘开文)、《苏联的邮票选题和分类》(朱祖威)、《列宁格勒全苏邮展简介》(朱斌)、《超级间谍、苏联英雄佐尔格》(董国平)、《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荷马史诗>》(李剑波)、《海鸭与企鹅在邮票上》(雅斋)、《邮票——德意志民族的一面镜子》(毕健)、《西德发行第40届乒乓球锦标赛特种明信片》(朱培基)、《葡萄牙国际邮票小全张首日封》(文文)、《东南亚各国邮票目录辑览(一)马来西亚邮票目录》(施蔼仪)、《"全非洲邮展"在中国展出》(刘武清)、《1989-2000年国际邮展一览表》、《邮花情深》(曹大德)、《道德、艺术永驻人间》(刘开文)、《中年人应培养业余爱好》(刘开文)、《邮政储蓄及其纪念封、戳》(武清仁)、《邮票只能在本国使用吗?》、《航空邮简及使用要求》。 

  各期《鼓楼邮刊》的出版时间 

  在总计21期的《鼓楼邮刊》中,大多注明了出版时间,有的虽未注明,但在历次“鼓楼集邮研究会大事记”中也做了记载,“刘文”对此也有介绍,今对其中部分期数的出版时间做一补充:总4期的出版时间“刘文”未介绍,历次“鼓楼集邮研究会大事记”中也未见记载,但从该期第26页的“致本刊订户”中可知其“为庆祝东城区文化馆业余集邮研究会成立一周年纪念提前出版”(注:鼓楼集邮研究会成立一周年纪念活动1980年8月17-24日举行),另外笔者收集到的该期刊封面盖有“东城区文化馆业余集邮研究会成立一周年”纪念戳一枚,此戳的使用时间为1980年8月17日-24日(见总19期“鼓楼集邮研究会纪念戳一览表”记载),据此笔者推测该期刊的出版时间应在1980年8月鼓楼集邮研究会成立一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总15期《鼓楼邮刊》注明的出版时间为1982年3月(注:该期目录页误印为1981年3月),在总18期“鼓楼集邮研究会五年来大事记”中记载该期的出版时间为1982年3月1日,林轩先生在总21期“有这么一份刊物 有这么一份稿件”一文中提到该期“由于种种原因,等工厂印刷出来耽误了一些时间,以致拖到了3月底才出刊”,综合以上三方面的资料,笔者认为总15期《鼓楼邮刊》的出版时间应以1982年3月底为准。总17期的出版时间“刘文”列为1982年5月,实应为1982年6月。总18期的出版时间“刘文”列为1985年2月,从总19期“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北京东城区集邮协会大事记(1984.7-1986.6)”一文中可知其确切出版时间为1985年2月15日。总19期“刘文”列为1986年12月,确切出版时间为1986年12月31日(该期封面设计:郝建国;责任编辑:郝建国、林轩)。总20期“刘文”列为1988年12月,确切出版时间为1988年12月10日。总21期的出版时间注明为1989年,从该期封二“北京市集邮协会会长杜庆云题词”的落款时间“1989年7月”来看,其出版时间最早也在9月后,抑或沿袭总19、20期的出版时间为1989年12月? 

  《鼓楼邮刊》的印刷情况及印数 

  《鼓楼邮刊》总18至21期均为铅印,总1至17期的刻版印刷情况已如“刘文”所介绍,这里对总1至17期的封面印刷情况做一补充:《鼓楼邮刊》创刊号封面的图案系用誊写版双色丝网漏印另行印刷后贴上的;总2期封面图案亦为摹印后贴上的;总3期的封面采用了七色套印;从总4期开始均为丝网漏印套色印刷。 

  《鼓楼邮刊》目前知道确切印数的为创刊号和总2期,创刊号印数300份,实际装成299份,总2期印数500份,其它各期印数不详。林轩先生在总21期《鼓楼邮刊》的“有这么一份刊物 有这么一份稿件”一文中提到,《鼓楼邮刊》最多时的订户达到600户左右,按每户一份计算即有600份;另外总21期李志高“春回北京邮苑”一文,在报道“庆祝东城区文化馆业余集邮研究会成立一周年,会员个人集邮收藏品展览”的同时也提到“现在,《鼓楼邮刊》每期印发五百多份”,这应是指总3期后或总4期的印数而言。据此笔者认为总3至17期的印数应在500多份到600份左右,铅印的总18至21期《鼓楼邮刊》印量应当还在此数之上。 

  随着近年来集邮文献收集的兴起,《鼓楼邮刊》逐渐成为广大邮人追逐的目标,正如刘肇宁先生所言,“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邮品拍卖场上,从未见有全套《鼓楼邮刊》拍卖”。据笔者收集到的资料,2001年7月《集邮报》第十二届邮品通信拍卖的文献拍品中有“《鼓楼邮刊》总7至17期、《金陵邮刊》总1至6期”合拍一项,共17册,底价120元,最后以240元成交,不含10%佣金。另外,天津《邮海拾贝》2001年第2期集邮文献售品目录中有《鼓楼邮刊》总2、3、4、5、6-17期共15本出售,售价260元。 

  以上对《鼓楼邮刊》的补充介绍,仅就个人收集到的部分资料记之,错漏之处,敬请众位师友指正。


作者: 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