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第五军区是哪个部队的代号

  近些年来,在我国的集邮报刊中,关于第五军区的问题出现以下的观点:或曰“第五军区军邮是由四野军邮转化而来”(注1);或曰“第五军区一度为中南军区的代号”(注2);或曰“第五军区即四野兼中南军区”(注3)等等。笔者见到证明这些论点成立的仅仅是一些在1951年盖有第五军区邮戳的实寄封,并没有当时中央军委、四野、中南军区或四野兼中南军区的有关文件和资料。因此,笔者对这些论点不敢苟同。 

  第五军区到底是哪个部队的代号?这是四野邮史和军史的问题,应该加以弄清,还历史本来面貌。 

  笔者认为:第五军区不是四野的代号,也不是中南军区的代号,更不是四野兼中南军区的代号,而是四野所辖的一个兵团的代号。其理由是: 

  1、笔者从1949年至1955年一直在四野、中南军区和四野兼中南军区所属的部队任职,但从来未听说过第五军区是四野、中南军区、四野兼中南军区的代号,而且笔者询问过几十名当年在上述单位工作过的战友,他们也没听说过。四野、中南军区都是大方面军,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事情,其属下都不知道,可见根本就不存在四野、中南军区有代号。 

  2、从全军范围来看,当时全国划分的六大军区都是以地区命名。如果四野、中南军区、四野兼中南军区的代号是第五军区,那么其他野战军的大军区代号又是什么?难道仅四野、中南军区有代号?而且四野、中南军区怎么排成第五军区,在全国的野战军和大军区还有代号为第一、二、三、四等军区吗?如果有,又都是哪些野战军和大军区?如果没有,那第五军区又是怎么排下来的?突然冒出个第五军区代号来,合乎启用代号的规律吗? 

  3、在1951年至1952年期间,四野兼中南军区所属的21兵团代号是第七军区,即第七军区是兵团代号。笔者所在的部队52军归21兵团所辖,当时,笔者不但知道21兵团代号是第七军区,而且我们师司令部的周世坤参谋是21兵团篮球队队员,其身穿的背心上印的字就是第七军区;同时,笔者收藏的1952年1月的军邮封上面落款是21兵团;封、函落款充分证明第七军区是21兵团的代号,那么第五军区也应该是兵团的代号。因为第五、第七军区这样相同的以数字为序列的军区只能是平等的军区,不可能出现第五军区领导第七军区。如果第五军区是四野或中南军区的代号,就出现了第五军区领导第七军区,这合乎启用代号的规律吗?因此,笔者认为,第五军区和第七军区,他们既区别于大军区,也区别于省军区,它们都是跨省的野战部队的兵团代号。 

  4、在《中国集邮报》总831期胡松云的文章中,提到215师,笔者当时就在215师司令部任通讯参谋。215师是1949年11月陈明仁起义部队改编而建立的,归21兵团52军所辖,1951年9月52军撤销,归55军。在1951年至1952年期间四野部队的代号是:师的代号是番号去掉前面一个数字,在番号后面加0,如130师代号为300部队,133师代号是330部队,215师的代号是150部队;而军的代号是番号数字前后颠倒中间加0,如41军代号104部队,45军是504部队。因此胡文中提到的502部队是军一级的代号,绝对不是215师代号;胡文中说215师归第五军区所辖,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千真万确是归第七军区所辖。如果军戳上出现归第五军区所辖,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邮戳盖的不清楚,将七误认为五;二是一枚假封。 

  5、盖第五军区邮戳的实寄封可能有假封,据说北京嘉德拍卖行2003年春季拍卖会一枚第五军区实寄封标价为2000元,如此价格会使造假者伸手。笔者于2003年10月在北京万家马甸邮市购得一枚盖第五军区邮戳的实寄封,竟和唐秋涛先生一枚133师政治部寄往河北建昌县法院第五军区实寄封上的军邮戳一模一样,而且邮寄地点也相同。笔者怀疑这是一枚假封。 

  6、笔者认为第五军区是15兵团的代号,因为从一些第五军区实寄封看,43军、44军、48军、41军都归15兵团所辖,只是45军不太清楚,是否在邮路上归15兵团负责或者是其他原因。 

  总之,四野、四野兼中南军区先后管辖20个军,还有后勤部队、特种部队,兵力近百万人,不能仅凭四、五个军、凭几枚军邮封就断定其代号为第五军区。这个问题的确定,应该拿出更多的证据来。 

  以上是笔者一孔之见,不一定正确,愿意与对第五军区问题有兴趣的同好一起探讨问题,以便搞清这一史实。

  注1:《集邮》1996年第5期唐秋涛文章 

  注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邮史图集》97页 

  注3:《中国集邮报》2003年11月4日第84期7版胡松云文章


作者: 《中华集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