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天安门是谁设计的

  国家邮政局于9月10日发行了《天安门》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一枚。邮票的设计者是王虎鸣,那么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呢?天安门的设计者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姓蒯(kuai)名祥,人称蒯鲁班。蒯祥是苏州府吴香县人,大约生在洪武年间。明朝建都南京,朱元璋曾大规模营建都城。朱元璋死后,朱棣登上了真龙天子的宝座,为应付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他迁都北京。永乐十五年(1417年),蒯祥同大批工匠一道被征召到北京,承担皇家建筑的施工任务。这时他大约不到四十岁,年富力强,身手不凡,不久被任命为“营缮所丞”,相当于今天的设计师兼工程师和施工员的职务。北京原来的宫城,是元世祖时营建的。朱元璋即位后派人将这些宫殿统统拆掉了。明成祖朱棣在营建北京时,要求宫城建设一律遵循南京旧制。因此,蒯祥等工匠的任务是很艰巨的,其中所建承天门就是后来的天安门。在永乐年间建设宫城的过程中,蒯祥较好地领会和贯彻了皇上的意图,因而获得很大的信任和荣耀,他后来升到工部侍郎,食从一品俸,地位是很高的。正统五年(1440年),他又受命营建乾清、坤宁二宫一带的建筑和重建外朝三大殿的工程,天顺年间还负责营建了裕陵即英宗朱祁镇的陵墓。成化元年(1465年),他还参加了承天门的第二次建造活动。此时的蒯祥已是八十岁左右的老人了,明宪宗见了他,还以“蒯鲁班”相称。蒯祥死后,北京还有一条胡同叫蒯侍郎胡同,那是营造业工匠聚集的地方,也是后人对他的纪念。

  《明史》中只字未提蒯祥,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中“道器相分”,统治者鄙薄技术的缘故。蒯祥死后,承天门同其他宫殿门阙一样,经过多次维修。到了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将承天门改名为天安门,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现在。

作者:  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