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不愿退役的铭记

  “中国人民邮政”作为新中国的邮政铭记出现在邮资凭证上面,已经有40多年的时间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邮政铭记的变更就提到了议事日程。

   1991年11月,邮电部767号文做出决定,今后发行邮票,原先的“中国人民邮政”铭记,将统一简化为“中国邮政”,同时还须加注英文“CHINA”。 

  1991年12月1日,我国新发行的“壬申年”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全套12枚,第一次在邮资凭证上使用“中国邮政”的铭记,同时加注英文“CHINA”。此后发行的邮资信封、邮票等,全都改用了“中国邮政”的新铭记。如今已经十几年过去,几乎所有的邮资凭证都实现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性变革。 

  然而还有例外。在现行的一部分邮资机戳上面,“中国人民邮政”的铭记风采依旧,不肯马上“退休”,并且与新的铭记“中国邮政”一同活跃在邮坛,非常引人关注。这种现象在全国不少地区能够见到,在首都北京更可以说比比皆是。 

  根据不同戳记的实物观察,在北京的一些邮局,带有“中国人民邮政”铭记的邮资机有10台之多。还有的邮局,两种不同铭记的邮资机现在正在同时使用。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奇特的状况呢?据有关人士分析,早期装备的邮资机都是旧的铭记,要是一下子都换成新的,经济上会给邮政部门形成很大负担,所以就勉强维持着原来的样子。 

  邮政铭记是国家政权的象征,是个十分严肃的事情,实在不该出现两个面孔。


作者: 朱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