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03年底,已经公开出版了近千种集邮图书(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最近,笔者对这些图书进行了分类研究,一些“最”字图书值得我们关注。
最早出版的集邮图书是1950年6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通信的故事》,著者是苏尔(苏),楼湘江译。
出版集邮图书最多的出版社是人民邮电出版社,该社自1951-2003年底共出版273种集邮图书,是全部邮书的28.9%。最早出版的集邮史是1993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集邮史话》,作者是李毅民。
最早形成系列集邮图书是人民邮电出版社推出的《邮票集锦》,从1956年7月-1959年10月共出版了3辑。
“文革”前出版的最后一部邮书是1965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看邮票》。“文革”后出版的第一部邮书是1980年1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郭宪伟改编,程国英绘画。
印量最大的集邮图书是《中国集邮总公司邮票价目表1997》,印数30万册;印量最小的集邮图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世界邮票市场》,印数400册。另外,香港天马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出版的《湖南邮政附加费图鉴》,印数是500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郑启五集邮日记》,印数800册。印数最精确的集邮图书分别是: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甘肃职工集邮史》,印数是10235册;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珍邮溅血记》,印数11056册;1997年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邮票上的珍闻趣事》,印数3195册,1998年该社出版的《外国邮票上的中国》,也是3195册;辽宁美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世界名画集邮台历(1985)》,印数101808册,是印量大、印数准的典范。印刷次数最多的邮书可能要数199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集邮爱好者手册》了,先后印了7次,总印数是4.60万册。
书名字数最少的邮书是1989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邮》,只有一个字。
定价最低的集邮图书是1955年儿童读物出版社出版的《怎样集邮》,定价0.11元;定价最高的是199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邮票全集》,上中下三卷,定价2880元。
获奖级别最高的集邮图书是《中国集邮大辞典》(修订版)在1999年中国世界邮展上获得金奖+特别奖+祝贺。
出版集邮图书年份最多的是1999年,全年出版了89种。
我国出版的第一部个人集邮文集是1989年团结出版社推出的刘肇宁《邮苑散记》,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唯一的一部个人文集。
早期的集邮家个人传记是姜治芳先生的《集邮和我的生活道路》(1982年外文出版社、集邮杂志社联合出版);1990年武汉出版社推出了傅姚生撰写的《悠悠方寸情》一书,记述了地质学家党仁珊的集藏人生,描绘了一名科学家热爱集邮、热爱收藏的多彩人生,开专门为集邮家立传之先河。
出版连续性最好的工具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57年10月首次出版。1981年出版了第二版,1982年出版英文版。除1986、1987、2000、2002年外,1985年以来,每年出版新版本,其中2001年推出的是“新世纪版”,包括邮票卷和邮资封片简卷。
作者: 范立民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