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新中国邮票之最—续篇(9)

  第一套面值排列不规则邮票—《世界文化名人》纪念邮票

  邮票面值排列不规则,都是在3枚以上的套票中,这种情况在老纪、特邮票中居多。最早面值排列不规则邮票是《世界文化名人》邮票(志号:纪25),1953年12月30日发行,共4枚,面值分别是人民币旧币值250元、400元、800元和2200元。全套邮票面值的实际排列是:第1枚800元,第2枚2200元,第3枚250元,第4枚400元。邮票第1、第2枚与第3、第4枚400元。邮票第1、第2枚与第3、第4枚似乎是对调了位置,使全套邮票的面值排列呈不规则状态。

  第一套同面值邮票—《国际劳动节》纪念邮票   两枚以上的成套邮票中,邮票面值的设置有相同面值和不相同面值两种。在新中国邮票中,首套相同面值邮票是1952年5月1日发行的《国际劳动节》纪念邮票(志号:纪15),全套共3枚,面值都是人民币旧币值800元。此前发行的各类邮票,全套面值都不相同。

  第一套复式齿度邮票—《“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纪念邮票

  邮票上下边同左右边的齿孔度数不同,或者邮票四边的齿孔度数都不同,称复式齿度。1959年7月1日发行的《“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纪念邮票(志号:纪62),是我国最早的复式齿度邮票,在此之前发行的邮票都是四边齿孔度数相同的单式齿度邮票。该套邮票的水平(即横向、上下边)齿度为11度,垂直(即竖向、左右边)齿度为11 1/2度,其表示方式为:P11×11 1/2,P即表示齿孔度数。


作者: 方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