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柳毅传书”的确切原地——宁夏固原泾源

  《民间传说——柳毅传书》邮票原地扑朔迷离,在集邮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各地追本溯源,争作原地。 

  集邮者都很清楚“柳毅传书”的故事,从中不难看出,泾阳一带的泾河岸边与洞庭龙宫为柳毅传书的起始地与目的地。泾河、洞庭就成了故事的主要发生地点。说泾川是“柳毅传书”的邮票原地之一,这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和故事清情节不符。据史书记载,书中所说的泾阳与宁夏泾源有关,该地地处六盘(古称“陇山”,“龙”之谐音,就是有龙的地方,陇山也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古代神话传说人首蛇身伏羲的家乡,伏羲即是龙的始祖)。因《柳毅传》的作者李朝威是甘肃陇西人,所以熟悉泾河流域的自然人文,把故事背景设在泾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黄河、长江等比泾河大许多倍的大江大河中,也无龙君,惟泾河有龙王,正因有泾河龙,才演绎了《柳毅传书》、《魏征梦斩泾河龙君》等传奇小说。在泾河流域,既然有龙,那么龙宫的位置也就变得很重要了。在《柳毅传》中作者提到了泾阳,史书记载历史上的泾阳有三:在泾河流域,一在上游,一在下游。《北周地理卷》:泾阳县,本秦旧县,秦昭王封弟泾阳君。今渭州平凉界,泾阳故城。《汉书地理卷》秦始皇置泾阳县,隶属北地郡。西汉元鼎三年改隶安定郡,辖今泾源、固原及甘肃平凉市交接地区。后撤置。据“居延汉简”记载推断,泾阳城在今泾源县黄花乡马家峡,这个位置,与“居延汉简”、前后《汉书》中的记载都吻合,惟独和《元和郡县图志》关于泾阳城的记载不符。《合校水经注》记载,泾水出安定泾阳故城是也。这说明泾阳在安定郡境内有新旧两个地址。《魏书·地形志》记载,陇东郡其属县泾阳,而泾州平凉郡鹑阴下又注:有瓦亭、泾阳、平凉城。此外,雍州的咸阳郡也有个泾阳县。同一部《地形志》,出现了三个泾阳,应当予以区别。咸阳郡的泾阳县,在今陕西咸阳市的东北,系两晋时期前秦苻坚所置而北魏徒置者。平凉郡鹑阴县所属泾阳城,是秦汉泾阳;陇东郡的泾阳是今天的泾源,在北魏时属泾州平凉郡鹑阴县系,属侨治之县。与平凉郡、陇东郡历史上都同属一个地方,这就是说历史上的泾阳有关的地名“朝那”(读作“zunuo)在《古今图书集成》曾载:泾阳故里,在州境,汉时与朝那并置,《柳毅传》的续篇《灵应传》的故事里也有记载,说龙女的女儿九娘子,被父亲强迫嫁给“朝那”小龙的弟弟。又载朝那镇之北有湫神(湫就是龙潭),因地而名,曰朝那神。据文物学术界考证,“朝那是东周至北魏时期设在固原古城的一个县治。 

  从一卷民国时期的泾川县河系图中看到,泾河源自泾源县六盘山,正源为该地的二龙河,经龙女峰脚下(相传为龙女的身影),入老龙潭(泾河老龙王的龙宫,唐代“魏征梦斩泾河龙君)而得名。与北源汇合流向渭河。历史上的泾阳在平凉西北,而泾川在平凉东南,与历史不符。特别是泾川又位于泾河之南,在史书上河南为阴,河北为阳,也不符合,泾河改道又不能越过山脊,何况历史上泾川无泾阳一称。 

  泾川的设置是在公元1167年,与故事情节中时间晚了近500年。谈到鲁迅先生校注的《柳毅传书》中6次提到的泾川、泾水地名,全为泾川河之名。古时候将河称作川,而非泾川地名。龙庙在神州还有很多,特别是在川河之地更多。因该故事是当朝人写当朝事,作者就以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作为故事发生地来写。 

  以上传说及记载都涉及传书故事情节,故《柳毅传书》创作背景应在现在的宁夏固原市泾源一带。


作者: 李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