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润康在发表的“鸿雁日记”中表达了对“禄丰恐龙”正名的愿望,起因是我与郭老的书信往来,这一论述,也引起了《中国集邮报》的关注(见《中国集邮报》04年6月1日第六版)。为了进一步说明此问题,有必要从科学的角度加以说明。
“恐龙”是爬行动物中蜥臀目和鸟臀目的俗称,而具体到每一具化石,都有自己专门的名字,恐龙的名字五花八门,但每一个名字都有来历。古生物学家遵循《国际动物学命名法则》给恐龙起名,采用瑞典生物学家林奈(Linne1758)建立的双名法(Binomialsystem),即一个物种由属名(nameofgenus)和种名(nameofspecies)组成。属名好比人的姓,种名好似人的名,它是个形容词,不能单独存在。
云南省禄丰县处于昆明市西北102公里,西边距离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83公里。禄丰盆地是一个小的内陆盆地,面积414平方公里,盆地中沉积有厚达三、四千米的中生代河流和湖泊堆积的碎屑岩层,含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恐龙化石即产于此地层。
什么是禄丰恐龙呢?要明白什么禄丰恐龙,首先应该了解“禄丰蜥龙动物群”。“禄丰蜥龙动物群”是我国古生物学奠基人之一的杨钟键教授(1897-1979)根据20世纪30年代末在禄丰采集化石标本研究的成果,在1941年所建立,其成果为世界所承认,写进世界各国的教科书。
禄丰恐龙是其中的蜥臀目和鸟臀目。蜥臀目有:中国兀龙,黄氏云南龙,巨硕云南龙,许氏禄丰龙,巨型禄丰龙,新洼金山龙。虚骨龙类的尹氏芦沟龙,肉食龙类,三迭中国龙;禄丰双脊龙。鸟臀目有:伍氏大地龙,弱小大洼龙,禄丰滇中龙。禄丰恐龙共有8属12种。
显然,禄丰恐龙就是指在禄丰地区发现的所有恐龙化石的总称。而“禄丰龙”则是其中的一个个体。
禄丰恐龙的蜥臀目中有许氏禄丰龙,拉丁文学名是LufengosaurushueniYoung1954,其中禄丰龙(Lufengosaurus)是属名;许氏(hueni)是种名。禄丰龙Lufengosaurus就是由拉丁化了的汉语拼音“Lufeng”,与希腊文“saur”(蜥蜴)组成,意思是在“禄丰发现的蜥蜴”,在中文把“saur”译作龙。因为第一具禄丰龙是1938年禄丰盆地发现的,杨钟健给它命名为(属名)禄丰龙,又因为杨钟健在研究禄丰龙时,得到德国古生物学家许耐(Huene)的帮助,种名赠给许氏,以表敬意。所以这个物种叫许氏禄丰龙(LufengosaurushueniYoung,1941)。Young是杨钟健的姓氏英文拼写,1941年,表示起名字的年分。几个系统关系相近的属组成一个更高层次的分类单元-科(Family),由相近的科构成目(Order)。
明白了古生物的命名原则和以上事实,再看看“特22”邮票上的恐龙,它是许氏禄丰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各种邮报邮刊上,均应该将“特22”改为“禄丰龙”,而不是“禄丰恐龙”。
作者: 范立民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