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1983年《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的邮票目录》誊印本(征求意见稿本)及88年版《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的邮票目录》的出版经过

  六十年代以后,我国集区票的人日益增多,迫切需要一本区票图鉴。1956年日本集邮家水原明窗先生虽出版了一本《新中国邮票图鉴》,但只有种类,票价、对区票发行的历史背景、版式区别等均付缺如,未能满足需要。1964年4月24日,邮电部宋兴民局长在天津约请当地集邮家座谈,征询振兴邮业意见。他对黎振寰提出编著区票图鉴的建议很表赞许,要黎用书面详细谈谈。黎于是草了一份具体方案向他汇报,不久后收到人民邮电出版社1964年7月7日复函,建议黎先写一提纲,然后分段写出,在《集邮》月刊陆续发表,一俟全部写完再听取读者意见,修改出书。黎收到此函后积极进行。到了1966年春天,全稿已接近完成。不料就在这一年,史无前例的“文革”逐渐在全国展开,《集邮》停刊。后来,阶级斗争愈演愈烈,集邮也成为批判对象。为了避免麻烦,黎忍痛把写好的手稿全部付之一炬。重编国内版的区票图鉴计划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粉碎“四人帮”后,一切拨乱反正,国内各地集邮活动又蓬勃发展了起来。邮人迫切需要区票参考书。于是香港杨乃强在1980年、82年、84年先后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图鉴》。   1982年,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牵头,组织国内区票专家组成编委会,分工合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1983年5月编成一本《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的邮票目录》誊印本,分发各地有关人士征求意见。对于这样一本集邮界迫切需要,而又具有权威性的专书,本应争时间、抢速度,早日出版(当然,区票目录的编辑工作要认真核实,需要一定时间,但是在83年已经搞出征求意见的初稿了一本,说明初期进展工作是不慢的)。可惜在初稿编成之后一拖再拖,经过了七年,一直等到日本水原明窗先生的区票目录1988年3月出版后,我国的书才于同年6月和国人见面,真使人有姗姗来迟之感。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深望有关单位吸取此次教训,加强工作,使我国邮书出版事业不再步他人的后尘,这对促进我国集邮事业将起到巨大作用。   又此次出版的区票目录,不包含各票的发行历史,不免美中不足。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出版一本区票图鉴包含区票有关的一切资料,使读者受到革命的传统教育,从而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这不只是个人的愿望,恐怕也举是集邮界的共同愿望。   94年修订版目录,以88年目录为蓝本,吸收几年来的研究成果,重新编写,对邮票名称、发行日期、发行地点、承印厂家、承盖单位以及套数枚数等作了校正或增删,在各个分区前增加了简要介绍,并收录了一些实寄封。邮票图案较第一版有所放大。收录解放区80多个地区、170多个邮政机构发行的460余套2400多枚邮票,较第一版有所增加。   99年人邮版图鉴,编录了邮票的各种发行背景资料和相对稳定的研究成果。
作者: 《中华集邮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