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

从《山西集邮》杂志到《集邮报》

  山西省邮协成立后,于1983年1月下旬创办《山西集邮》杂志,在创刊号上,刊登了山西省邮协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盛况、领导讲话及省邮协领导机构、协会章程等。这是山西省首次由集邮组织发行的集邮刊物,因而受到集邮界的重视,一时间成为邮人争相集藏的文献。 

  《山西集邮》杂志从1983年1月到1984年底共出刊4期。由于周期长、成本高等原因,从1985年1月,《山西集邮》从16开季刊改为8开4版的每月一期的集邮小报。编辑任务先后由郝枫、王恕、李之仁、王群英、樊秋怀、安庆阳等担任。《山西集邮》报从1985年到1987年4月共出版25期。1987年5月,《山西集邮》因故停刊。1988年7月复刊,到1990年底又出版30期。《山西集邮》编发了全国各地集邮家、集邮者的精采邮文,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山西集邮作者队伍。 

  1991年,在集邮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山西省邮电管理局作出决定:将山西省邮协的《山西集邮》小报与山西运城地区的《集邮报》合并,在太原创建《集邮报》,作为省邮协会刊向全国发行。原运城地区邮电局主办的《集邮报》是1990年4月5日由刘军、薛秀民等编辑试刊的,这批痴心集邮宣传的年轻人克服重重困难,以大无畏的勇气办起了山西省第一张8开4版的集邮旬报。由于当时全国集邮活动正处于热潮,所以《集邮报》一问世便受到广大集邮者的青睐。1991年12月24日,山西省邮协在太原举办了《集邮报》创刊的新闻发布会。1992年1月5日,合并后的省邮协会报《集邮报》正式创刊。在创刊号上刊登了《发刊词》和山西省邮电管理局局长、省邮协会长刘作师的“把《集邮报》办在集邮者的心上”的文章。在热情洋溢的发刊词中,阐明了《集邮报》的办报宗旨是:“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发展集邮文化服务,为集邮爱好者服务。”《集邮 报》创刊不久,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山西省邮协名誉会长张维庆就提出:把《集邮报》办成全国第一流的集邮大报的目标。1992年7月1日,《集邮报》向全国公开发行,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省长王森浩等领导同志题词祝贺。从1990年4月到1992年6月底,《集邮报》共内部出版发行86期。《山西集邮》报与《集邮报》合并,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使山西省集邮协会的会报即合并后的《集邮报》成为集邮宣传的坚强阵地,成为加强集邮信息反馈,促进山西与全国集邮界联谊切磋,共同提高的纽带和桥梁。 

  1983年创刊的《山西集邮》,在作为省邮协会刊内部发行的7年中,结合山西的邮政史和邮票史,发表了一系列集邮论文,如李之仁的《简述空心鸟、实心鸟的发行次序》和《华北区票中剪剖票研究》,郝枫、安庆阳的《晋冀鲁豫加盖改值票停售停用时间初探》,马凌光的《关于“晋察冀暂用”票发行首日之管见》,刘肇宁的《唐山版毛泽东像邮票》,吴鸿选的《山西各解放区的邮政及邮票》,王群英的《山西解放区邮票的特色》,徐鸿寿的《对区票收集的随想》以及郭增蹯关于“朔县加盖”、“贝子庙加盖”等文章,使山西省的区票研究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如果说《山西集邮》重在区票研究和邮学理论体系架构的话,那么运城邮电局的《集邮报》则具有信息量大,知识性强、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办报特色。二者的合并,使新创办的《集邮报》保持了两报原有的特色,成为山西省集邮宣传的一个强有力的舆论阵地。


    作者: 《中华集邮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