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艰行,走过、走过、走过。无意间的逗留,发现《伊林邮刊》已经发刊五周年了。 五年里,总感觉没有什么惊涛骇浪,也没有什么会令我铭记终生的感动,仿佛这几年的办刊生涯就是在不停的整理邮品、编排上刊、校对印刷、写信发刊、收款发货。 但正是这看似平淡的机械运作,令我学会了坚持,懂得了承受。翻开天天在使用的邮友通讯录,才发现各地邮友已经超过2000位,五年里超过两万次的诚心交流过。邮刊就像长着翅膀的天使一样,带着伊林的微笑,带着祝福的墨香,定期飞入千家万户邮友手中。 愕然回首时,突然有所感悟,认识到这才是财富,是真正值得感动和铭记终生的一段历程。 五年前,白手起家,初学办刊的我没什么经验,就是跟着手头的几份邮刊学起。看着手稿变成铅字,无论质量好坏,特有成就感。发给邮刊上见到的邮友地址,然后等待着远方的回信。当时看着别的邮刊办刊八年、办刊十年,我就想:我的邮刊何时能办到三年、办到五年、、、 一天.两天;一年、两年。随着信任、支持本刊的邮友越来越多,刊物渐渐越办越大,时间也过的越来越快。看着那几年同时创刊的几份刊物,随着邮市的低迷、岁月的考验,好多已经停刊,而作为一份单纯售品型刊物,我却一路走来,心中不免还是有点成就感的。 谈到售品型刊物,有人说售品型刊物好办,给邮品标个价格去印刷不就玩成了吗!我却认为不然,经过几年的考验,认为售品型刊物还是比较难办的。因为你刊上所出售的邮品要有市场,说白了就是要有人来买你的邮品。这就是考验主编的邮识和邮市能力的时候了。价格和市场上一样,人家不会加上邮资来买你的邮品;价格低于市场,你又无从进货。这就要主编慧眼独到,除了编辑刊物还要又判断市场邮品行情的能力,什么东西买了会涨,哪样邮品是短腿邮品买了会跌。一不留神一年的辛苦钱就白忙了,这也是现在为什么售品型邮刊越来越少的原因。 而《伊林邮刊》这五年,是在平稳中发展,平凡中壮大的。从五年前靠联办为主的16开单面,发展到2002年16开12版,到2004年的24版杂志型,每走一步可以说都是超越自我。 除了正常的16开本售品邮刊,还迎合文献收藏者的喜好,发行了《伊林邮刊》“信卡型”特刊和“贺卡型”纪念特刊,还有四期纯邮识《旱码头》副刊。他的求新求变,正吸引着更多的集邮爱好者的关注和支持。 希望通过伊林的努力,将更多版面、更多内容、更新颖的《伊林邮刊》呈现在您的桌前。相信五周年只是《伊林邮刊》生涯中的短暂一瞬,后面还有更多的时间去迎接考验,他正准备好充足的体力和智慧,一路向前。
作者: 伊林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