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中国集邮报》“集藏书讯”报道了“甄名”写的“《邮乘》第三次全辑影印本将问世”(以下简称“甄文”)的文章。文中说北京一邮社影印《邮乘》是第三次全辑影印本。为此笔者对第三次全辑影印本的说法等提出异议。 首先,第三次《邮乘》全辑影印本的提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笔者收藏有1980年12月由台湾王忠振先生影印的《邮乘》全辑本布面精装本,封面、封底和书脊均都烫金印有书名等文字;又据笔者手头《在台出版邮学书刊辑目》(杨荣一著,1988年9月出版)记载,1981年2月台湾的《邮坛月刊》杂志社也影印了《邮乘》全辑影印本。如果要追溯《邮乘》影印本的历史,首次影印《邮乘》的时间还可提前20世纪50年代,那时是在1959年1月由台湾的《中国一周》刊“中华邮苑”专栏影印了《邮乘》第一卷(第一卷只出2期,双月刊。从第二卷起改为季刊),但不是全辑本。 其二,“甄文”说:“1991年上海延峰集邮经营部发行影印本(即《邮乘》)”的信息我未曾听说。但是,笔者只知道上海市化工集邮协会曾影印过《邮乘》全辑本。1991秋,上海化工邮协学术委员会在刘广实先生的具体指导下,征得周今觉亲属同意,影印了300本《邮乘》。我国邮学家刘广实为影印本作序。1992年1月9日,上海市化工邮协在承办的市第七届集邮日学术研讨会上,举行了《邮乘》影印本首发式(见《上海市化工集邮协会十周年纪念册》“化工邮协十年大事记”一文)。因此,“甄文”之“延峰”影印本是否就是化工邮协的影印本?只能在这里作一存疑。 三是,关于全辑影印本的版本次数。准确的应该是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初影印过两次(种),即两种版本;在大陆,上海化工邮协20世纪90年代初影印过一次。如果“延峰”的影印本存在的话,那就应该是上海影印过两次。所以,现在北京一邮社推出的影印全辑本应该是第四次或第五次了,并不是“第三次”。 另据笔者获得的最新消息,2003年5月份,我国缩微中心将推出16开精装版本、全套7册的《民国时期集邮期刊汇粹》,其中重点收录的有《邮乘》、《邮典》、《邮花杂志》等民国时期的集邮期刊精品。 注:上海化学工业局集邮协会影印的《邮乘》规模是17×23公分,厚达4.5公分。印量300册。顾问:刘广实。影印本责任编辑:徐富强。内部供应处:上海延蜂集邮经营部。扉页上注:内部供应,只收成本42元。影印时间:1991年12月。
作者: 邮卒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