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博览》2005年第5期发表了西安范立民先生的《我国印数较大的几种集邮图书》一文,让我们了解到了有那些印量较多的集邮图书。但是配文附有的“印数大于10万册(含)的集邮图书统计表”中的集邮图书,不仅在邮书名称、出版时间和印数上有一些错误,而且还少列出了三种,现作一纠正与补充。同时因统计与掌握资料上的错误与不正确,造成了文章上的较大差错,也作改正。 一、名称、时间和数量上的错误与补正: 1、邮书名称上的错误有1处,即: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价目表》(1997)误为《中国集邮总公司邮票价目表》(1997); 2、出版时间上存在的错误:一是《猪年邮票》连环画出版时间应加上8月;二是《集邮入门》出版月份应是10月而非1月;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明邮票目录》(1985)的出版月份是6月而非7月; 3、印数上的错误也有3处:如《邮缘》连环画少了3000册,印数应26.3万册;《1983年邮票目录》也少了5000册,应是22.5万册;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价目表》(1997)(范文误为《中国集邮总公司邮票价目表》1997)的这本书,可能范先生不知其这本价目表的出版情况,仅只知道出版了这本定价为3.50元的30万册价目表,而不清楚还推出了定价为2.80元的30万册简装本价目表。所以,这本由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价目表》,分别有各30万册且定价不同的版本。 4、另补充3种印数高于10万册的集邮图书:首先是人民邮电出版社1989年3月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89),印量达30万册,范文没有收录。该本邮票目录一般人均不注意其印刷厂的区别,因为这本目录,有二家厂同步印刷,一是北京邮票厂印刷了15万册平装本和5万册精装本。二是江苏南京彩印厂印刷了10万册平装本。总印量达到30册万。这在版权页上均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其次是中国邮票博物馆编、1991年1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91),广东珠海首印本平装有8万册,精装本有2万册。同年11月北京第二次印刷了平装本4万册。所以,这本书的总印量达到了14万册;再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编、1997年7月人民邮电出版社推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97),先后印刷了三次,平装与精装本累计印量高达32万册。 二是文章中的表述错误: 1、范文在论及集邮图书时所述“集邮挂历、台历的发行量也是很大的”,笔者对此认为,有些挂历虽然也是出版社出版并有书号,但是并不可以列入“集邮图书”之中,因为与“图书”的外观上有其本质上区别,称其为另类的“文献”到是可以的。 2、范文第二自然段开始所说的“198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是根本不存在的。一般文献爱好者都知道,集邮恢复时,中国集邮总公司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49-1980)曾经在1981年10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这本目录是“文革”恢复集邮后我国官方最早出版的权威邮票目录,目录最大特征是规格上与后来出版的有明显不同,为20开版本(有英文版,印量版权页未注不详)。后来直到1985年7月由中国集邮出版社编辑出版了32开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85)。期间二年时间内根本没有再有官方出版过书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的邮票目录。所以,范文所说的“1983年版”根本不存在。另范文紧接着说该书“印量22.5万册”,于是笔者查了一下所藏目录,发现1983年12月集邮杂志编辑部编并有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的《1983年邮票目录》印量是22.5万册,是与其范文所说是印量是吻合的。所以,范文所说的存在严重的错误,因为,范文所说的22.5万册的邮票目录,是一本横32开本单年度仅只有16页的(1983年)邮票目录(见范文所配的封面图),而不是包括1949-1983年在内的全部邮票目录,这本单年度的邮票目录,是为参加最佳邮票评选而特别印制发行的,最后一页是1张“选票”。故而范文根据这本错误引用的邮票目录而展开的那段文章,就显得牵强附会了。 根据这篇文章上的以上错误,笔者认为,在撰写邮文时,作者必须首先在掌握了正确的资料后才可动笔,同时要有严谨细致的写作作风,这样才会不出差错,不误导邮人。
作者: 王建平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