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A股本轮调整幅度超过10% 市场仍面临三大压力

  截至5月24日,上证综指已经从今年以来的高点下跌超过10%。虽然不少股票的估值看似比原先便宜起来,但A股市场仍然继续创下本轮调整以来的新低,触底反弹依然面临着估值、信心与资金面等多方面压力。

  市场估值难言见底

  2008年11月与2010年7月,中国A股市场曾经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过后,分别出现了两个较大的阶段性底部――上证综指1664点与2319点,它们均成为投资者心中两道很难跌穿的“大底”。

  与股指点位对应的是,沪深股市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也在市场见底阶段跌至历史底部。其中,在2008年10月末,上交所主板股票的平均估值跌至14.09倍,深交所中小板估值跌至18.48倍。不过,与当时市场的低估值相比,目前沪市16.5倍和深市中小板36.2倍的平均市盈率依然不低,而业绩下滑明显的创业板股票平均市盈率更是超过了40倍。

  “目前沪市16倍、两市25倍左右的平均市盈率虽处于历史底部,但提升恐面临较大难度。”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认为,就宏观层面而言,调控并未趋缓,预期经济增速仍有下调可能,这使得市场担忧有所强化。就微观层面而言,在需求回落、成本高企、融资困难的背景下,企业盈利前景不容乐观,而资本成本上升也对风险资产估值形成制约,这些都成为限制市场估值的因素。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金融工程研究员表示,虽然金融行业股票的估值已经跌到合理范围以内,但其他行业依然可能“没有到底”。24日,国内最大保险公司――中国人寿的股价最低跌至19.02元,已经创下了2009年1月以来的新低,这一方面显示出蓝筹股并未止跌,另外也从一个角度显示出目前金融股估值可能已经步入了一个较低阶段。

  社保抄底难提信心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近日在“2011陆家嘴论坛”期间透露,社保基金近期确有100亿元资金入市。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对于社保抄底的猜想,但并未能阻挡A股市场连创新低。

  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周末持仓A股账户数在前一周突破5700万户后,达到5722.16万户的历史新高,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市场持续下跌的过程中,持仓账户的增加意味着市场中被套投资者也越来越多。

  广发基金副总经理朱平则对记者表示,社保基金现在加仓至少表明目前市场不是顶点,但也不是底部,只能说明现在是具有投资价值的时期。“100亿元的资金不论对社保还是对股市来说都很少。”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用“积弱难返”来形容目前的A股市场。从换手率、流动性和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等指标来看,最近两周市场情绪仍处于低位。持续的窄幅震荡和日内波动率的偶尔扩大显示目前市场分歧依然巨大。在多空双方谨慎博弈的背景下,任何利空消息都有可能令市场情绪恶化。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选择相信社保基金的择时效应,100亿元资金入市后持续下跌的概率不会很大;但如果相信市场情绪,新股破发率和跌停板家数都明白无误地指向一个结论:市场悲观情绪严重。因此,市场预期的“社保抄底”效应可能将有限。

  未来资金面压力仍大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仇彦英认为,除了本土的诸多因素外,来自国际市场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其中,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宽松政策退出时机将对A股市场流动性状况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仇彦英分析认为,美联储于2009年3月和2010年10月分别启动的两轮量化宽松,均导致了热钱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转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A股市场形成推动。如果第二轮量化宽松于6月如期退出,A股市场必然会对国际资本流动作出反应。

  来自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观点认为,今年以来,市场从对通胀引致政策调控的担忧,逐渐转变为对政策调控的麻木。现阶段,在连续政策调控之下,伴随对经济增长忧虑声音再起,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预期也出现了下降。

  从资金面上,近期仍然维持偏紧格局。公开市场上周到期量970亿元,净投放670亿元,本周到期资金仅630亿元;从银行间拆借利率来看,存款准备金缴款前三日资金价格明显上升。上周末最后三天即5月18日至20日银行间拆借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1112%、3.1587%、3.5502%。上周,国债和央票的短端收益率升幅明显,显示资金面仍较紧张。近日,中国银行不超过320亿元的固息次级债正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而农行、浦发、华夏、兴业等银行也陆续推出发行次级债方案,这些因素无疑都对资金面产生了负面影响。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