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戴相龙倡择机启动香港股票投资“直通车”

面对国际金融动荡形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昨日(14日)在北京直言,一直以来,中国在金融开放领域“风险意识较强,但机遇意识不足”。他认为,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不应是遥远目标,应在中央“自主、渐进、安全、共赢”方针下,扩大QFII投资额度直到取消额度控制,同时放宽境内购买外汇条件,逐步允许境内机构和个人用人民币购买外汇对境外投资,并择机启动香港股票投资“直通车”。

香港《文汇报》报道,戴相龙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上说:“在金融对外开放上,不注意风险会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损失,但是放弃扩大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通过开放进一步促进内部改革,就有可能丧失有利时机,也会带来损失,甚至损失更大。”

戴相龙建议,金融机构应不断增设对外营业机构,支持国内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并在规范的基础上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同时,坚持进出口贸易平衡,控制热钱流入,放宽国内购买外汇的条件,控制外汇储备上升,减少外汇占款数量。

他透露,到2011年末,银行累计办理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是2.6万亿元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累计结算金额1,100多亿元人民币,收到人民币占付出人民币的比例逐步上升。

戴相龙还指出,要继续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对内地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数量,提高投资股市比例;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尽快在上海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金融集团。

此外,为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戴相龙建议,对超大型商业银行按照银行控股公司来进行改造,同时坚持办好合作金融,农村信用社保持长期稳定,从而有效支持不同经济主体的发展。

戴相龙认为,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扩大出口,应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央银行可研究在制定基准利率时适当缩小存贷利差;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和买卖大面额的存款凭证,利率高于同期存款基准利率,并按照资金市场供求变化而浮动;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幅度,引导民间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