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实习记者吴侨发
2245点,上证综指从2011年12月8日开始的连续6连阴,让指股回到“十年前”。
投资者陷入焦灼和痛苦。
中国资本市场瓶颈何在?2012年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机构投资》在《2011第三届中国对冲基金高峰会》上采访了中信证券(微博)(9.72,0.01,0.10%)资产管理部董事总经理董斌,挺浩投资董事长康浩平(微博)。
崩盘内因
《机构投资》:今年上证指数回到了十年前,这与中国经济的增长极不相符。您如何看待A股市场与中国经济的关系?
康浩平:为什么中国股市跌下来?我认为欧债危机是一个方面,但肯定不是主要方面,毕竟它是外因,而且欧债危机对中国体系的风险几乎为零。对中国的影响是中国出口需求的减少,没有直接冲击,这不是根本原因。中国股票市场这次大跌,我认为第一个因素是原来对通货膨胀的过度恐惧。但是通货膨胀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6月份通货膨胀在6.5%已见底。我认为通货膨胀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
《机构投资》:那么,您认为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康浩平:就是中国经济失速产生的风险。2008年过度紧缩,2008年6月5号端午节的“双升”,导致A股大盘从3000点降到2500点。其后的4万亿到9万亿的投资,这又极度宽松,现在又紧缩,大量中小企业倒闭,从而导致大量的失业导致社会的稳定问题。现在迹象表明政策开始松动。但是股市连续的下挫,,其原因就是因为市场信心崩掉了。
《机构投资》:刚才您提到中国经济失速产生的风险,导致资本市场信心的崩掉。那么,您认为应如何提升市场信心?
康浩平:我认为不仅仅是放松货币有钱进来,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是没有打通的,放松货币资金出来,有多少进入资本市场根本无法搞清楚,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没有打通,实际上不是解决资金的问题,中国资本市场从来不缺钱,缺的是信心,很多同行是空仓或持有20%的仓位,全部把钱放在账上。12月5日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解决的是信心问题,我相信5倍的银行股,这么便宜的东西中国股市应该跌不到哪儿去,或者说2228点不是低谷也是离低谷不远的位置,在这个点位卖出股票和6100点买入股票都是错误的。
资本市场的救赎
《机构投资》:从盈利能力来说银行股表现很好,为什么银行股非常赚钱?
康浩平:这是因为中国的利差太大,中国市场一旦不进行管制进入恶性竞争的话,你就拼命的加高利息,找到优质客户的话拼命压低利率,从而导致息差大幅度减少。为什么现在银行那么赚钱,就是把存款利率卡死了,所以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对银行股肯定是利空,但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我认为中国走出死结的话,人民币国际化可能更重要一些,人民币国际化我是非常好的东西,我们有三万亿的外汇储备为什么不敢走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
《机构投资》:那么,您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过程中,有哪些发展思路?
康浩平:新任主席上台之后表示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我们跟某一个国家进行现货交易,现货交易都用美元结算,形成我们的外汇储备三万多亿。但是如果我们跟其他国家以人民币进行结算呢,那外汇储备就不会这么多了。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愿意用人民币结算呢,因为他不知道用人民币干什么,他找不到放的地方。所以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强大的债券市场,换句话说国内的资本市场对于国外可以自由兑换,这些外国政府、外国企业拿到人民币之后可以在中国进行投资。因为人民币是一个强势货币,他拿着人民币,人民币就升值,还有人民币利率高,最大的好处是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愿意以人民币跟中国进行结算,人民币可以走向国际化。
《机构投资》:刚才您提到中国应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从这方面考虑,中国应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
康浩平:我希望政府马上进行人民币国际化,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外汇作为保证。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中国要强大,人民币国际化,建立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现在只打开了一扇门,这一扇门就是股指期货,但这一扇门限制机构进去,中国的金融创新严重不足,无法设计出更加复杂的金融产品或者衍生产品。转融通的实现打开另一扇门,当股票下跌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券卖空,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如果转融通打开了,这就是进步。
通胀持续
《机构投资》:董总,如何解读在对冲基金上,量化策略在2011年的起到的作用。
董斌:从量化的角度来讲,针对2011年的市场结构,本年是市场阿尔法震荡的行情。
《机构投资》:2012年还是会持续2011年震荡的局势吗?
董斌:我个人认为2012年市场的特性跟2011年有些比较类似的地方,但是也有它的一些更频繁或者运作变化速度更快的地方。
《机构投资》:2012年是否还会持续通胀吗?
董斌:2012年通胀的担忧仍然需要考虑。虽然A股市场短期有一些政策性的放松,主要还是基于对CPI下行趋势的判断,但随着海外流动性充裕的状态,对2012年通胀的担忧可能也是一个比较需要考虑的范围。
《机构投资》:面对2012年通胀的担忧,中国应制定哪些政策来规避宏观风险?
董斌:从政策的角度来讲,流动性比2011年会稍微宽松一点。另外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发生转型,靠原来传统的出口和投资拉动型转向以消费拉动型,这个转型的过程很慢,这也注定了中国经济未来的潜在增长率肯定会下一个台阶。就是因为有宏观经济好和不好几方面因素的叠加,再加上海外市场政策面,它的变化频度会越来越快。
《机构投资》:2012年如何规避风险,挖掘投资机会?
董斌:2012年投资选择越来越难,最有效的方法是怎么有效的规避宏观风险,从而切实从微观层面寻找行业间或个股间的机会,这从政策层面或者结构性的调整,包括货币政策未来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结构性的调整,可以看到这个趋势。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