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退休投资取向 股票回报胜出

据港媒报道,2011年第三季强积金基金回报大部份下跌,其中受欧债危机影响,股票基金跌幅最高,最差项目(大中华基金)大跌28.77%(恒指第三季跌22.74%)。市民再次批评强积金回报表现未如理想,难以为退休储大笔金额。现时强积金供款的最低有关入息水平新修订已于2011年11月1日起生效,将会由现时的5,000元修订为6,500元,而上限暂时维持20,000元。计及雇员及雇主强制性供款5%后,大部份市民强积金每月供款650元至2,000元,实不足够现时退休所需。退休未够所需与投入资金及回报有关键作用。

股票基金回报5.7%

笔者以强积金最初10年回报作说明,自2000年12月1日计算,强积金基金10年期年率化回报(按基金类型划分)最高为股票基金5.7%、混合资产基金4.9%、债券基金3.9%、保证基金1.6%、强积金保守基金1.2%、货币巿场基金及其他基金0.8%。

过往10年长线持有进取项目,即使面对金融海啸,如一直持有股票基金而当时未因恐慌作出沽售(因强积金一般65岁才取回,如读者尚未接近退休阶段,不需担忧短期下跌),股票类别回报仍优于保守类别。部份读者可能觉得每年平均回报最高与最低相差只是4.9%,分别不大,持有股票更要面对风险,所以宁愿持有保守项目。无疑短期资金放于保守项目非常安全,但长期而言却甚危险,金钱的购买力会被通胀蚕食。长期而言少少回报率已相距甚远。

假设每月储1,000元,虽然最初10年回报率也有差距,但回报金额相差不明显。最高回报类别股票基金与最低回报货币巿场基金及其他基金相差只约4万,区区10年相距4万分别不大。可是储蓄时间越长,回报率有别而令回报金额有明显的差距。

假设储蓄40年,最终回报可相差足足超过125万,可见时间越长,回报金额相距越明显。货币市场项目由40年内只增长约9万,而股票项目却增长约134万,所以即使回报率相距不远,金额却差异很大。

复息效应投资累计

同样每月供款金额即使相差很少,退休金额亦相距很远。以现时最高供款上限2万元为例,最初10年相差只是约8万,但40年后却相差约250万,可见于复息效应钱搵钱的情况下,强积金日后所得金额也不是少数目。

笔者接触的大部份市民(尤其是年轻一辈),大多以现时户口金额少、距离提款时间遥远种种藉口而不打理强积金。如因为懒而不打理,往往少数怕长计,退休金额差异很大,最终损失的也是自己。

中原理财营业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