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影响A股市场短期走势的因素较为丰富,包括汇金1.97亿元增
盘面显示,股指本周走势呈现“海底捞月”式的反弹行情,10日汇金虽果断增持稳定信心,但11日沪深市场高开后一路回落,沪指一度刷新调整新低。随后的3个交易日中,股指出现意外大涨,12日沪深指数上涨均超3%,为年内最大单日涨幅;13日在欧美市场释放利好的影响下股指继续小幅反弹。
昨日,沪深市场进入休整市,大部分个股和板块呈现下跌态势,但个股跌幅普遍较为温和。智能电网、钢铁、化纤、电力设备、仪器仪表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14日收盘,沪指报2431.38点,跌幅0.30%;深证成指报10438.26点,跌幅0.42%。沪深股指本周分别上涨3.06%和1.42%,为近6个交易周来首次收涨。两市交投也比上周出现显著增长,沪深市场周成交额分别为3276亿元和2700亿元,环比增长20%和17.9%。
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陆水旗认为,A股主要因汇金增持而出现“海底捞月”式的反弹。历史表明,汇金增持时股指所处位置虽不是绝对底部,但都已经处于底部区域,汇金增持释放出“维稳”信号产生反弹后,行情还会有个底部确认的过程。这对现阶段行情的信号意义在于,虽不能确认目前已是绝对底部,但行情已处于底部区间。
针对9月CPI数据,研究机构分析认为,虽然回落幅度不大,但仍在市场预期范围内,短线对市场近期反弹走势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另外随着四季度翘尾因素的影响,预计未来CPI继续回落得可能性很大,这将增加市场对未来经济走好的预期。
对于后市表现,分析人士认为,周五休整市的特征也有利于后市反弹的持续。而且昨日成交量的萎缩及午后的回升,说明市场合力还是较为偏向“反弹未完”的判断。
湘财证券认为,汇金增持后,指数下探到沪指2408点到2420点区域,短线做空能量会得到较充分的释放。这意味着,未来几个交易日大盘只要站稳上述区域,红十月行情就会延续。
而对于大盘中期走势,华鑫证券提出,四季度决定A股趋势的因素中,经济稳中缓降已是多数投资者认可的常态,同时通胀处于向下拐点期、政策处于向上拐点期、历史最低估值水平处于寻求修复期,10月份与四季度将是A股重要的时间窗口。
但同时,国元证券也提出,随着经济增长幅度放缓,上市公司业绩有下调预期,将给A股市场上行带来压力。后期还将有中交股份、上海银行、新华人寿等企业陆续IPO,也会对A股市场资金面承受力形成一定考验,综合看来市场中期趋势仍然不能太乐观。
三类股易成反弹急先锋
“咸鱼翻生”、“绝地反弹”,2318点之后,A股连日的“阳光普照”让“熊市不言底”的投资者们又开始猜测:“不是底,也应该是底部区域了吧?”
如果是底部,你手中的筹码,是不是跑得最快的?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将1664点的历史翻出,寻找3年前的那波绝地反弹充当底部“弹簧”的股票,它们的特性又将在2318点的哪些股票中呈现?
52只反弹股
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一路狂跌之后,终于在1664点止住了下跌的步伐,随后,大盘迎来了2009年的大反弹行情,此后大盘上涨至2009年8月4日的高点3478点,涨幅达到101.44%。
大盘反弹初期,总有一批急先锋率先引领市场走出低迷。在2008年10月28日触底之后3个月内,上证指数反弹幅度为15.51%,而据数据统计,其间共有52只个股率先走出反弹行情,短短3个月内就实现了翻倍收益。
其中,反弹幅度最大的则是上轮行情的最大牛股东方雨虹(002271.SZ)。东方雨虹是2008年9月10日首发上市的股票,上市首日,东方雨虹的涨幅仅15%,成为当时首日涨幅最小的新股,并且很快跌破了发行价17.33元,但在随后大盘的反弹行情中,业绩优异且题材丰富的东方雨虹成为游资率先追捧的对象,在短短3个月内,东方雨虹就暴涨了183.93%,同时也成为当年A股的第一大牛股。
从行业分布上看,52只反弹股中,机械设备行业的公司最多,达到12家,其中中航重机(600765.SH)、金风科技(002202.SZ)、智光电气(002169.SZ)等均是2009年大反弹行情中的领先个股。而机械设备行业也正是当年4万亿政策中重点受益的行业。
建筑建材行业也有9家公司成为首轮反弹的急先锋,包括第一牛股东方雨虹,此外还有冀东水泥(000401.SZ)、科达股份(600986.SH)、赛马实业(600449.SH)等。其中,水泥股就占了4家,包括冀东水泥、祁连山(600720.SH)、赛马实业和青松建化(600425.SH)。当时,4万亿政策一出来,与基础建设相关的基建板块率先领涨大盘,可见,建筑建材行业的率先反弹也与政策方向密不可分。
此外,化工行业紧随其后,有7家公司成为反弹先锋,其中江南化工(002226.SZ)更是在短短3个月内大幅反弹172.21%。与化工行业相似的是,有色金属、采掘行业也有公司走出反弹行情。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52个反弹股中,与金融行业沾边的公司仅有鲁信创投(600783.SH)一家,可见,在市场反弹初期,盘子大的金融股跑起来也相对较慢。
“2008年年底的反弹行情率先走出来的是与4万亿相关的行业,这一次大盘见底之后,率先启动的也必然是与”十二五“规划、新兴产业相关的行业,毕竟经济转型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股市也会顺应这一经济形势。”广州赢隆投资董事长罗兴文说。
弹簧原理:超跌股充当反弹急先锋
一个弹簧,被挤压得越用力,压得越低,放开手之后,反弹的力度和高度也越大。
弹簧原理同样适用于反弹初期的个股。从历史数据上看,跌幅越深、下跌速度越快的个股在后续反弹中的反弹幅度也越大,更具有反弹先锋的特质。
上证指数从6124点一路下跌到1664点的过程中,跌幅达到70.62%。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统计发现,52只反弹股此前这波下跌中也大多受创颇重,平均跌幅达到61.31%。其中更有21只股票的跌幅超过了大盘。华仪电气(600290.SH)大跌超过84%,股价从31.8元的高位一路下探至4.5元,作为风电设备的龙头,华仪电气在当年遭遇了大幅错杀,之后,随着风电新能源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华仪电气更是连续涨停,短短3个月内,反弹幅度就达到了115.14%。
除此以外,ST珠江(000505.SZ)、美锦能源(000723.SZ)、西藏矿业(000762.SZ)和科达股份等,也均是跌幅超过77%的超跌股,在随后3个月内迅速收复失地,反弹幅度均在一倍以上。
另外,记者统计发现,在大盘见底前3个月内,这52只反弹股更是遭遇了一波急速下跌。从2008年7月28日至10月28日期间,上证指数累计下跌了38.16%,而52只反弹股同期平均跌幅则达到51.28%,跌幅远远超过大盘,其中更有47只股票跌幅超过大盘,占比超过九成。
同时,另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大盘触底前3个月内跌幅超越大盘股票有1246只,其在大盘反弹开始的3个月内平均涨幅则达到49.01%,而同期大盘反弹幅度仅有15.51%。
以上两项数据都可以说明,在大盘反弹初期,前期超跌股是反弹先锋的主力之一。
“市场见底之后的首轮反弹一般都是以补差价为主。”深圳景良投资总经理廖黎辉对本报记者说,在大盘触底之后的布局中,应该首先选取前期跌幅较深的股票,而其中能够走出持续行情的则必须是业绩好的股票。
次新股:反弹初期涨幅接近大盘的5倍
在每一轮反弹行情中,次新股也是先知先觉的游资最先觅食的领域。次新股也是反弹先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
52只2008年的翻倍反弹股中,于2008年首发上市的次新股就有8只,分别是东方雨虹、利尔化学(002258.SZ)、川大智胜(002253.SZ)、华东数控(002248.SZ)、奥特迅(002227.SZ)、江南化工(002226.SZ)、鱼跃医疗(002223.SZ)和国统股份(002205.SZ)。这8只股票均是当年在中小板新鲜登场,但生不逢时,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不仅没有新股亮丽登场的首日行情,反而悉数遭遇“破发”的惨剧,除了鱼跃医疗和国统股份之外,其余6只股票在大盘见底1664点时的股价均低于首发价格。
另一数据则更能佐证市场在反弹初期对次新股的热衷。
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年初到10月28日间上市的股票共有76只, 截至2008年10月28日,破发的股票达到49只。但这批生不逢时的股票却在随后3个月市场反弹中表现不俗,平均涨幅达到69.45%,远超大盘15.51%的反弹幅度;其中破发的49只股票平均涨幅更是高达77.91%,收益是大盘的5倍。同时,在这76只次新股中,反弹初期表现次于大盘的股票仅有3只。
小盘股
“中小市值股票经过连续一年的调整之后,很多具有价值的股票甚至出现了‘错杀’,在市场反弹初期,由于资金量不足,资金率先关注的也会是股本小、市值小、容易拉升的股票,其中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尤其值得关注。”罗兴文说。
本报统计发现,2008年反弹初期翻倍的52只反弹股,在2008年10月28日的平均市值仅有15.19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小盘股。其中,总市值在10亿元以下的小公司达到了26家,占了半壁江山。而即便唯一一只总市值超过百亿元的股票金风科技(002202.SZ),其当年的流通股本也只有1亿股。(第一财经日报)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