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反弹持续性待观察,27只基金有望延续好业绩!(名单)

指数型基金引领开放式基金全线飘红

  本周股指呈触底放量反弹态势。汇金增持、市场资金面改善、外围市场趋稳助推反弹成行。汇金公司增持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股票,显示管理层对当前市场估值的认可以及稳定市场的态度,短期刺激并提振市场信心。从海外市场的情况来看,先是法德两国达成协议以保卫在欧债危机中遭受损害的欧洲银行;之后,斯洛伐克议员达成一致,批准欧洲金融稳定机构扩容计划;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提交解决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综合性“路线图”,呼吁采取增强欧洲银行业的全面协调计划。全球金融市场情绪转向乐观。从市场资金面来看,尽管本周公开市场净回笼90 亿元,终结了此前连续十二周的公开市场净投放,但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连续第三日显著下降,其中七天利率大跌88.17个基点,短期SHIBOR利率已呈现节后连续五日下跌的趋势,资金面情况好于预期。对于未来市场走势,我们的看法是股指反弹动能犹存(理由:汇金增持意味政策护盘意图明显,而本月15-18日将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存在政策维稳预期。随着欧洲各种会议和紧急磋商的进行,近期国内外再度出现比较大的“黑天鹅”事件的概率减小),但并未到全线做多时机。其依据不仅是短期迅速上涨之后容易引发震荡,更重要的是决定目前股市运行的两个核心变量——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并没有出现明显改观。近期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我国9月份出口环比下降2.1%,进口环比下降0.2%,贸易顺差缩窄12.4%,考虑到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未来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而通货膨胀层面,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1%,尽管涨幅比8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但趋势性拐点并未出现。本期我们继续维持稳健策略,保持70%左右的仓位水平,并力求基金风格配置的均衡。建议基金投资者依然坚持稳健策略,保持均衡的资产配置,控制好组合风险。

  基金市场:

  ·开放式各类型基金全线收红 个基涨多跌少

  受基础市场影响,本期开放式各类型基金全线收红,但均未超越上证综指的市场表现,个基方面涨多跌少。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方面,开放式偏股型(不含QDII基金)平均上涨1.94%,个基分布在-2.45% ~ 5.02%,其中,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涨1.87%,个基分布在-2.45% ~ 3.91%,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涨1.57%,个基分布在-0.38% ~ 3.61%,偏股型基金中涨幅最大的为指数型基金,平均上涨2.63%,个基分布在0.11% ~ 5.02%;QDII基金结束连跌四周走势,平均上涨2.45%,个基分布在-0.96% ~ 5.25%;债券型基金则结束连跌六周走势,平均上涨1.31%,个基分布在-0.31% ~ 4.81%;保本型基金业绩同样在连跌六周后实现反弹,平均上涨0.43%,个基分布在0.00% ~ 0.91%;货币型收益率仍然处于高位,区间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3.86%,个基区间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分布在2.07% ~ 5.31%。

  ·指数型基金期间业绩领先

  本期,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中(不含QDII基金)被动管理的指数型基金涨幅领先。这主要是由指数型基金与主动管理的主动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之间的股票仓位水平差异所致。指数型基金以跟踪复制相应指数市场表现为己任,整体股票仓位水平持续位于各类型基金之首。这一大类配置特征使其在弱市反弹的市场行情中,往往占据了较于其他类型基金而言更多的优势,能够更为充分地分享市场反弹的收益。但也同因此特征,使得指数型基金在以震荡(非震荡上行)、下行为主要趋势特征的市场环境中,承受着更大的震荡与下行风险。建议投资者在震荡市中对指数型基金的投资,可优先考虑定投这种能够较好分散投资风险的投资方式;基于对当前股指处于底部区域的判断,成长型投资者也可选择逢低分批申购指数型基金,但需将指基配置比重控制在不高的范围内。

  从板块来看,本期中小盘板块表现稍好于大盘板块;具体到行业角度,申万一级23个行业中,同为大盘股集中的金融行业与采掘行业则冰火两重天,估值优势显著且受到汇金增持四大行利好提振的金融行业表现高居第二,而采掘业则垫底。这两大行业在很多大盘风格指数中占据权重地位,因而这两者的市场表现对指数型基金业绩的影响较大。整体上看,在以跟踪大盘风格指数为主的国内指数型基金中,跟踪中证500、深证TMT、上证消费80、上证中小盘、中小板指等中小盘风格指数的基金,期间业绩中上;跟踪金融行业指数的基金业绩表现居前;跟踪金融行业配置比重较高的指数的基金整体业绩良好,如国泰上证180金融ETF及其联接、国投瑞银沪深300金融、嘉实基本面50、交银180治理ETF、华夏上证50ETF;跟踪深证100、深证成指等大盘成长风格的指基整体表现弱于跟踪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中证100等大盘蓝筹风格指数的指基;而采掘业配置比重相较其他指基更高的指数型基金,业绩整体表现较靠后,如国联安上证商品ETF及其联接、银华道琼斯88精选。

  主动股票型基金表现好于混合型基金的一部分重要原因也在于这两类型基金整体股票仓位水平的差异,股票型基金整体仓位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更容易分享市场上涨的收益,而混合型基金整体仓位水平相对而言较为稳健,在下跌市场行情中往往更占优势。

  ·债市反弹 可转债当先锋

  期间,债市前期颓势有所改观,中信标普国债指数、中信标普银债指数、中信标普企业债指数、中信标普可转债指数全部收涨,其中,可转债指数反弹力度最大。同时,受益于股票市场的反弹,债券型基金期内表现较好,其中,股票市场参与度较高且可转债配置比重较高的债基,业绩普遍靠前,如博时信用债券A/B/C、博时转债A/C、宝盈增强收益AB/C、富国可转债,仅有的四只收负的债基是中海增强收益A/C、鹏华丰盛稳固收益、长信中短债。

  我们认为,当前转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而从中长期的角度看,股市也已经处于底部区域,由于估值隐含的转股预期过于悲观,转债“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逐渐凸显,可转债基金的配置价值逐渐提升。四季度,通胀很有可能逐步回落,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资金面紧张状况有望有所改善,在接下来的一个季度中债市表现有望好转,以债券为主要配置标的的债基、保本型基金的配置价值将随之提升。

  ·QDII基金结束连跌四周走势

  海外主要市场均以反弹结束本期走势,受益于此,QDII基金终于结束连续四周的下跌走势。个基方面仅有重仓香港市场的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收跌,黄金主题基金则随着金价的小幅反弹实现居中业绩。未来,伴随欧债危机的继续演进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疲软式复苏,海外主要成熟市场的股市也将面临不小的风险,投资者宜控制好QDII基金的配置比重,尤其是重配成熟市场的基金;黄金主题基金方面,成长型投资者仍可少量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