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王雅媛:跟研究报告投资股票输多赢少

跌市写文章特别头痛,如果分析个别股票,即使那股票短线或者长线盈利仍是向好的,但大跌市下根本是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故此多分析一只股票就等于多害一个本身对基本因素没有信心,只想盲目博反弹的投资者。另外,股市跟实质经济互相影响,对于一间公司来说,原本有利的经营因素亦可以跟随股市大跌而改变,这样复杂变化的风险事先难以量化,只可以用组合的分散度来降低。

分析大市更困难

不分析个别股票,剩下来的只有两样可以写,一是分析大市,二是吹水。分析大市比分析个别股票更难,因为复杂程度更甚。笔者从来都不太相信大行或者那些名投资者对于指数的猜测言论,大市每一刻都会有人猜跌及升,所谓的预测成功,只是事后传媒从找出猜对的人,加以宣传。

试想想股票市场这样复杂,怎可能会有人能够在年初的时候,就可以猜到1年内最高跟最低的水平。正如今年年初的时候,有九成的研究报告都不曾预测到恒指会跌破18000点。不过,到了上月,有部分投行已经认为恒指今年将见15000点。笔者并不认为这样大幅改变看法是错误,因为股市本身一开始的性质就是一个存在很多不停改变因素的游戏,而致胜的关键就是看你适应得有多快。

研究员手脚慢的3个理由

如果投资者的适应速度是跟大部分投行的研究员一样慢,等到比亚迪(01211)或思捷(00330)要从高位跌了七成,才知道要大幅调低目标价,那么基本上他一定是长期亏钱的。

研究员手脚慢有他们的道理,第一,他们不是靠炒卖生存,他们慢了调低目标价的后果严重性远比投资者迟沽货轻。第二,抱着安守本份打份工的分析员远比想标奇立异的多,故此大部分的报告都是追求类同,不要过分出众。第三,在市场还没有实质的转看淡前,分析员大幅调低目标价有机会得罪基金经理及管理层,等同于自毁了前途。

故此,在以上因素下,我们好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跟研究报告投资股票应该是输多赢少的。最后,感谢大家读完这篇既没有分析股票又没有分析大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