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张佳昺
筑底,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A股是如此,美股也是如此。在经历了上周的大幅反弹之后,本周美股在美债继续受追捧的刺激下,周四晚大跌,呈现二次探底之势。受此影响,昨日A股难免低开,不过幸而此后一路走高,最终上证指数仅以下跌0.98%报收,再显强势抗跌本色。
恐慌再现 美股二次探底
虽然美股周四才真正出现大跌,但是周二便出现二次疲软的端倪。作为重要先行指标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周一大涨2.24%后便出现3.72%的大跌。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作为美债市场的重要代表性指标,在近期的动荡中代表着市场对于风险资产的偏好——当市场厌恶风险资产时,资金便会涌入美债市场从而压低债券收益率,当市场风险偏好重回之后,便会抛售美债从而抬高债券收益率。美股之所以上周四能够初步见底反弹,就在于当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大涨11.0%,显示大批资金撤离美债。
而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本周二再次大跌,则凸显市场对安全资产的偏好重回,而此后周三的进一步下跌则确认了这种偏好。终于,受糟糕的经济数据影响,美股周四大幅低开,S&P 500指数大跌4.46%,与此同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同样出现大跌,当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同样重挫至2.062厘,再创近期新低。这显示了本周市场对于无风险资产的偏好较上周更高,市场恐慌情绪可见一斑。
RQFII利好程度有限
本周,上证指数除周一上涨外,连跌四天。
不过总体而言,在周边市场风雨飘渺的大环境下,A股能如此抗跌已实属难得。当然,A股之所以坚挺,除了因为前期提前下跌本就有反弹的需求外,中国版401K等隐隐约约的利好传闻同样有助于市场的企稳。
本周,中国版401K并无新消息出笼,倒是在8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港表示,将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小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额度为200亿元。这一消息对A股无疑是利好,若未来额度不断放宽,还能成为长期性利好。
但问题就在于,这一利好虽然是长期性的,但是对于目前深受资金匮乏困扰的A股市场而言,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毕竟政策从推出到落实还有待时日,而首批200亿元的规模也不过是几周新股发行的“抽血”规模而已,还不足以对市场起到真正的提振作用。A股18日出现本周最大下跌,颇有点利好出尽就是利空的味道。
防守型投资依然当道
在美股S&P 500指数周四大跌4.46%之后,上证指数周五低开高走最后仅微跌0.98%,可算是延续了上周的强势走势。毕竟同一个交易日,日经225指数下跌2.51%,恒生指数下跌3.08%,台湾加权指数下跌3.57%,而最疲软的韩国复合指数更是重挫6.22%,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亦下跌3.30%,A股依然是整个亚洲股市中最抗跌的市场。
不过,眼下终究是全球股市惊魂未定的大环境,在资金面不配合的大环境下,期望A股一枝独秀出现单边行情也是不现实的。毕竟,从过去一周沪深300指数的十大行业指数走势来看,依然是防守型行业强势的格局。除了老牌强势的必需消费品行业继续抗跌外,就只有金融行业出现逐渐走强的态势。这样的格局反映,多头进攻的欲望仍不大强烈。
“8月8日是今年我们买股票规模最大的交易日”,面对上周的“黑色星期一”,股神巴菲特却在兴奋不已地加紧买股票。大跌中敢买股票,那是因为巴菲特早就看准了心仪的好股票,同时作为长期投资者也不担心短期的价格波动。不过,巴菲特的做法需要强大的定力,作为一般的小散而言,最好还是等市场强势格局更确定一点后,再积极操作也不迟。
59